《做有人文主义情怀的优秀外语教师》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英语论文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贺州高级中学 翁就红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首次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人文主义观点。从现实角度来说,就是对教学实践中长期普遍存在的重认知,轻感情的教学现状的纠正。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就像一阵春风吹来,给外语教学界注入了新鲜的空气,广大中学英语教师为之振奋,同时也为之困惑:如何才能把关注学生情感发展的人文主义思想贯彻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呢? 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识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要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必须提高外语教师把握课堂学生心理的能力。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体验和感悟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对英语教师如何提高自身意识从教材和教学活动着手贯彻情感教学的一些认识。 一、转变教学观念,充分意识到情感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是现代教师的必备素质 传统教育最大的缺陷在于“见物不见人”,把学生仅仅看作是“物”──装载知识的容器,而不是有思想有感情、活生生的“人”。虽然传统教育观也承认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但对于这种“特殊性”到底体现在哪里没有实质性的阐释。其实,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人的“情感”上。教师仅仅具有思想、智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是不能完全胜任教育教学工作,难以完成教育目标和达到教育目的的。教师应有情感方面的素质,情感智力是现代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1.教师缺乏情感智力,缺乏人文关怀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的极端行为 在偏重认知的教育观指导下,认知与情感失去平衡,造成了学生的“情感饥渴”并引发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许多学生陷于沮丧,烦恼,孤单,内疚,抑郁,自怜的困境之中,甚至受绝望等不良情感的折磨而不能自拔,给身心发展造成极大的创伤和损害。由于学生面对挫折,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对他人,集体,社会的责任感下降,校园里不断出现诸如逃学,自卑,嫉妒,暴力,自杀,谋杀等青少年的心理障碍和越轨行为。学生之所以出现大量的情感问题受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个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学校教育,某些教师对情感教育的淡漠,使得一些学生在情感方面得不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也是某些学生出现情感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某些情况下,一些学生的不良情感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纠正,以致于郁结,变态,甚至引发极端行为,这些都应该引起广大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2.没有情感的参与,认知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要使学生接受教师传授的客观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必须有师生在情感上的共同介入和相互作用。学生对教师所采取的情感态度是左右他对该教师所教学科兴趣的重要因素。稍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可以感觉到:学生往往因为与某个教师的情感接近,而认同并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科目;相反,也会因为与某个教师在情感上排斥、对立而讨厌这个教师所教的科目。心理学家维也纳(Vena Jules)和彼特(Peter Kutnick)就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的特征对1756名8~16岁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表明,在学生所列举的好教师的23项特征中,有12项(约占51.2%)是属于情感的。 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愉悦地接纳自己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一个成功的外语教师不但自己要有乐观的情感态度,而且还要以自己的信心,克服困难的乐观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去启发、感染学生,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使其摆脱由挫折,困难所造成的消极情绪的影响。自制指的是教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强度,用理智的力量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并用适当的方法转移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宽容学生的错误、误解,切忌以牙还牙,利用职权对学生进行打击报复,能真诚地剖析自己,以信任,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 4.教师应具有与学生进行情感交往的能力与技巧 平等地对待学生,以正确的、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爱心;善于倾听学生的情感流露,使学生情感得到正常的宣泄;掌握一定的识别,判断情感的技巧,洞察学生的情感状态,对学生的情感反应作出恰当的回答。 二、以自身条件为载体,发挥教师强势心理场(Psychology Field)效应 著名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in)把物理学概念“力场”引进了心理学。根据他的理论,凡有心理现象存在的地方就存在着心理场,由他的理论引申:凡是有课堂存在的地方就存在着教师心理场。围绕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活动,课堂教学诸因素在心理层面上构成一个“心理场”。这种心理场包含许多要素。例如,教师发出的知识(内容,连同其准确性,新颖性,趣味性等),教师使用的教学法(逻辑性,启发性等),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热情,自身的激情等),教师的外语口语(标准,流利等),风度(大方,整洁等)。从心理暗示角度讲,教师的心理场形成向心力,直接在心理层面促进学生的提高。比如教师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课堂情绪对学生的课堂情绪的影响等。教学实践表明,置身于强势心理场的学生出现消极心理状态的可能性极小。如果教师给学生的是弱势心理场,那就难怪出现消极心理状态。积极的心理场不仅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对学生的注意力,情感始终都有较强的控制力。形成最佳课堂心理场是外语教师在教学中贯彻人文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任务。 1.借助语言来传情达意 学生最爱听饱含情感的教学语言,教师抑扬顿挫,缓急有效的讲课声,既能传情达意感染学生,又能帮助理解,引发兴趣,从感官角度上看,还会由于变化的刺激提高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减少听课的疲劳。 2.借助表情(面部表情,体态表情 )构建积极“心理场” 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不经意的表扬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被融入积极的“心理场”,思维就被有效激活,注意处于高度醒觉状态,就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心理环境,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将极大地发挥出来。 3.激情是心理场效用实现的灵魂 课堂教学是以师生间心理上的微妙碰撞为主要的情感交流。课堂中,信息的流动在情感的氛围中进行,并不断激发和维持着情感的交流,情感的交流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发生发展,并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信息流动的成效。激情对于教师心理场和学生积极心理状态是万万不可少的。学生最尊重有教学激情的教师,只有教师兴致勃勃,学生也才能兴致勃勃。这种“激情效应”是一个优秀的外语教师所必须把握的,是一个成功外语课堂所必须具备的。 三、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有效地开发情感资源 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是指教师从情感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在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在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 1.教师以情感为手段,巧妙地组织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比如,教学SEFC Book 2 Unit 7 Living with disease时,为了自然引入新课,教师可以以这样的简单问候打开关于健康和疾病的话题。如:How are you today? 学生的回答会多种多样,如:Very well, thank you. / I'm not very well today. / I have a cold (headache,fever .etc.).进而教师可以巧妙地进入主题:How many deadly diseases do you know? What is AIDS? How does a person get AIDS? 引导学生了解目前关于医学界有挑战性的疾病问题,通过阅读文章里艾滋病患者小华的故事,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目前世界上青少年患艾滋病的情况,她如何积极面对AIDS的态度以及她的心声和愿望。启发学生联系实际思考自己如何面对人生的疾病问题,谈谈感想,体会,这样有助于学生和教材产生共鸣,将所学语言用于实践,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比如,在教学SEFC Book2 Unit 10 Frightening nature时,联系刚发生的印度洋大海啸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下问题: When do you hear about the tsunami(海啸) around The Indian Ocean? 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know so many people were killed and injured in this natural disaster? What will you do to help the people in trouble? What other natural disasters do you know about? How does nature form a danger to people in the world and how can science help reduce that threat? 这些问题能激活学生关于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飓风和台风的思维,引起学生对地质学,气象学,天文学,生物学等几门自然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的思考,通过想象印度洋海啸造成的可怕后果及火山爆发时城市被掩埋的悲惨景象激发学生的关爱生命的人道主义情感,从而启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动机。 四.对教学活动进行情感加工 对教学活动进行情感加工指的是在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时加大生生互动的力度,充分利用pair work和group work加强学生的合作,使课堂教学节奏松弛有度,快慢有变,动静交替,活动多样,使课堂英语气氛浓厚,创设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这都是体现外语教学的人本主义精神的。 1.使学生学习有安全感,乐于表达 传统教学中,发言机会属于一些善于表现的学生,害羞的或不善于言谈的学生不敢举手发言;即使被点名发言,在众目睽睽之下,往往会产生紧张心理而发挥不好,造成羞于开口的心理障碍,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保持沉默,失去了很多语言实践机会。在pairwork和groupwork活动中,面对自己的同伴和朝夕相处的同学,他们有安全感,不担心出错被其他同学嘲笑,敢于无拘无束地进行语言实践,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逐渐找回失去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进行合作学习,增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 在pairwork和groupwork的合作学习中,学生相互了解,交流见解,碰撞思维,共享知识,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在亲密的人际交往中,团队精神和共事能力能得到很好的展示和提升,学生表现更出色,学的东西更多,并有能力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 3.机会均等,实现人人参与,体现教育的公平 pair work和group work体现了英语教育的新理念“做中学”,每名学生都有机会,有时间进行交流,进行英语实践,人人参与,没有“被遗忘的角落”。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展。 4.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pairwork和groupwork中,教学内容往往生活化,社会化,如询问家庭成员,兴趣爱好,解决学习困难,表达各自观点等。这些活动内容生动有趣,十分符合学生的感情需求,自然会产生求知欲,进入学会,会学,乐学的境界。 诚然,成为一个有人文主义情怀的优秀外语教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事,需要在意识方面有全方位的改变,在方法策略方面有大的改进。将学生视为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人文主义思想贯彻到日常的教学之中,是每一位有志于中国外语教学的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二册(上),2003年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贾冠杰 《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4.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5.Lynda Fielstein &Patricia Phelps:王建平等译 《教师新概念》,2003年 6.苗 慧:“教师心理场效应及其意义与策略刍议”,《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5) 7.谢余良:“英语教学中的pairwork和groupwork及其策略组织”,《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 8.孟春国:“英语课程改革中情感教学的实施”,《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7)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