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总结(人教版高考复习英语教案教学设计)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英语教案高考复习指导 手机版


主旨题的目的是检查对短文整体理解概括的能力。上海道正认为一般文章,尤其是说明文和议论文,往往有主题句表明中心思想,段中有段旨句展开段落中心。主题句通常在短文的开始或结尾,少数出现在文中,了解这一点,答主旨题往往会迎刃而解。有的文章,记述某个人物或事件,往往没有主题句,要靠综合文章,分析推理才能得出文章主旨,更要细心阅读。根据上海道正学校教学经验可知考生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把太笼统或太具体、未能恰当反映文章整体思想的选项看作正确答案。还有一点有必要明确,历来试卷中的阅读理解短文均无标题,考生必须通过自己阅读理解,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而主旨大意的了解,意义远远超越答主旨题,因为答其他题往往也会涉及主旨。从这个意义上讲,不管本篇是否有主旨题,每篇都应了解主旨,养成这一良好习惯十分有益。
主旨(包括段旨)题常见的提问形式有: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What is the main subject of this passage?
What is the main topic of this passage?
The central point of the selection is that___________
The selection is concerned primarily with_______
The author is mainly concerned with _________
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discus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state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_________
Which illustrates the main idea of the selectio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best describes the writer's main
point in paragraph one?
Which sentence best expresses the central point of the selection?
The statement that best relate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is
有时还令考生确定相应的文章标题来测试其对全文中心思想领悟。常用题有:
What would be an appropriate title for this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the most appropriate title for the passage?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would be/might be/is
What might be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The most suitable title of the passage is
Which is the best suggested title?
The title that best expresses the ideas of this passage is
The title below that best expresses the ideas of this passage is
_______.
有时还令考生确定文章的基调或作者的写作目的,以此来测试其对全文意思的理解。常用的提问方式有:
The tone of this essay is________________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 is best described as one
 of_____________
What is the author's main purpose in this passage?
What might be the purpose of the author to write this passage?
The author's main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to____________
What is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e passage?
解决这类题型的要点就是抓住中心思想,道正老师认为这种方法是很重要的,大家知道,一篇短文的中心思想是作者提出的最重要信息,它是贯穿文章的思想。因此,要把握文章的中心,首先必须抓住每一段落的中心,然后就可以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在回答主旨题型时,抓住文章的各段落的要点对答题是非常重要的。而各个段落的要点一般是由主题句体现的。主题句一般分为以下四种情况,位于段首的主题句,位于段末的主题句,位于段中的主题句、前后呼应的主题句以及无明确主题句。
◆位于段首的主题句
一般而言,以演绎法(deduction)阐述观点的文章,主题常常在文章的开头,即先点出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作具体的陈述。它常给读者以清新明了的感觉,使人马上就可明白文章所讲的是什么,即文章的主旨。
◆位于句末的主题句
以归纳法(induction)模式写作的文章,主题句常常出现在段落或文章的结尾,以强调根据阐述句提供的具体事实得出的结论。
◆位于段中的主题句
出现于段中的主题句有两种情况,或先提出问题,然后给予回答(主题句),再给予解释或先提出问题,然后点出主题思想(主题句),最后给予解释。
◆前后呼应的主题句
有些短文有前后两个主题句,这两个主题句叙说的是同一个内容,但用词不尽相同,这样不但强调了主题思想,而且更显得灵活多变。这两个句子并且简单地重复,后一个主题句或者对该主题作最后的评述,或把主要要点做一概括,或使之引申留给读者去思考。
◆无明确主题句
一篇短文通常包括两部分:①表明中心思想的主题句;②与中心思想有关或为其提供论据的一个或多个支持性句子。因此,上海道正认为能恰如其分地有针对性、概括性全面反映本篇短文的内容的句子,都可被认为是主题句。最令人棘手的恐怕要数所选的短文出现无主题句的情况。如果没有主题句,考生可以采用提纲挈领法,通过分析细节把文章的要点归纳出来。具体可参考如下方法寻找文章的主要思想:
1) 判断出文章的主题究竟是指一个人、一个地方还是一件事情,如某一概念、设想等;也可能是某一事情的过程、方法。总之,人、物、地点、思想或过程都可以成为主题句的主语。
2) 判断出与该主语有关的最主要的东西、该主语所做的事情,或者外界对于该主语所做的事情而成为该主题的动词。 2. 有关细节题的解题思路
主旨题型(获取主旨和大意)主要用于测试读者对整篇短文的概要理解的能力,包括全文的中心思想,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图等。它是提高阅读效率的一个重要技巧,但不是唯一的技巧。主题思想只是文章的框架,作者在构思过程中,还必须对要表达的观点或信息进行具体的陈述,读者应能确切注意或记住作者在陈述中谈到的是何人、何处、何事、何时和何故,这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读者必须密切重视人名、日期、事实、数据和地点等。对于这类细节性的问题,多数文章都比较明显地提供了事实(facts)和细节(details),其答案必定在文章论述范围之内。读者应该找出文章中为所作的选择提供依据的单词和句子,而不能脱离原文去获取信息,也不能仓促地作出没有原文根据的假设。
二、题型的主要结构形式及解题技巧
细节题形的三种主要形式:问句式、不完整的陈述句式和排除式。
1. 问句式
A) 结构形式
是以提问的形式提出问题,用于测试读者理解阅读材料中具体内容的能力。所有的题目常以"WHICH,WHERE,WHAT,WHEN,WHY"等Wh-Questions及"HOW"引导的问题作为开始的问句,问题主要涉及时间、人物、地点、原因、定义、数字等。其发问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What does (did) somebody (something) do?
2) What do people like to do for... ?
3) What effect did something have on... ?
4) What is (was) the purpose of... ?
5) Why is (was) it necessary for somebody (not) to do something?
6)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y is (was) in darter of(verb+ ing)?
7) Why is (was) somebody becoming (adj. )?
8) Where should somebody do something?
9) Where is (was)... located?
10) How many (days, months, years, hours, minutes, etc. ) does
 (did)somebody do something?
11) How did something happen?
12) When was something done?
13) When did it happen?
1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people should (not) do it?
1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id someboby have to deal with (face...)?
B) 解题技巧
在解这类题时,可采用"对号入座"的办法,即带着问题找句子,建议采取如下步骤:
①先看文章后面的问题(这常常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注意记忆关键的词语,如人物、时间、事件等,确定每题目的发问中心,也就是说,某个问题是针对什么提问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做到有的放矢。
②把每个问题的发问中心反馈到原文中去。当读到有关解答发问中心的信息时,可在有关信息下面画一直线以示突出。如果问题的顺序没有按顺序给出,可以在原文信息下画线的同时,把问题的题号也标出来,便于最后检查,并节约时间。
③在原文中找出对发问中心的解答信息后,可把原文信息放到问题中去,与每一个选择项目进行对照,与原文信息相符的那项,即是正确的答案。
3. 不完整的陈述句式
A.结构形式
有些题目出现的并不是问句,而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句,要求读者选出的答案与题干构成的句子在意义上有原文内容相符。题干为不完整的陈述句部分,而选择项目为完形部分。选择的项目主要涉及人物、时间、地点、事物、数字、目的、原因等,道正老师发现这种题型的常见形式有以下几种:
1) somebody has (had) been known to do something only when he(she) is (was)something is (was) made out of __
2)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Somebody does (did) something (in order) to
3) Something can (could) best be named (classified, called... ) as
4) The value of something amounts to __
5) A certain kind of person is someone who __
6) People are looking for better ways to
7) From their experience, they concluded that
8) When doing something, it is important to
9) Apparently he (she) felt (thought) that
10) When "it" happened, he was doing
11) The time for him to do it is __
12) The reason why he did it was
13)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it" was caused by_
14) He does (did) something in __
B.解题技巧
这类题的答案与原文在字面上的差异很大,有时还要找出与前句的内容在逻辑上的联系。因此答此类细节题时准确理解是关键,一定要冷静,仔细分析。 3.排除式
A.结构形式
前面两种形式,都是依据短文所提供的事实细节,要求读者完全理解全文,可以直接在文章中找到答案。还有一种问题的形式,就是要求我们排除文章中的说明信息,找出原文未叙及的内容,间接地找出问题答案。道正老师发现这类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In the passage, the author refers to something or somebody as all of the following except __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 NO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3)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stated in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listed as
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necessary for __
7) From the report you can NOT get the information of __
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included in the display?
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uld NOT be a consumer as described in the passage?
10) The author does NOT tell us __
B解题技巧
做这类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后的选择项目,牢记各个项目所阐述的不同内容。然后许道正老师强烈建议带着这些不同的内容去阅读原文。凡是原文中的信息有选择项目内容相同的,我们可以在这些信息下画线,以作为排除的内容。如果基本选择项目的内容在原文找不到相应的信息,那么该选择项目即为该题的答案。这类题与前两种题型不同,后者,答案应包括在原文的内容中,即与所述事实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而前者的答案是被排除在原文内容之外的,因此在答题时要将与原文有关的三个选择项排除,剩下的一个才是答案。
3. 词义题的解题思路,在阅读过程中,考生往往也会碰到生词、难词。这不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阅读速度,而且也会妨碍他们对文章的正确理解。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文的种种提示来准确地猜出一些生词的意思。这是阅读理解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考生应认真掌握。下面从八个方面来分别阐述。
一、根据定义猜测词义
我们在阅读文章时,不能因为生词的存在而却步,相反随着对全文的理解,会逐渐明白某个生词的词义。有些文章常常采取直接定义的方法,来解释说明生词的词义。 二、根据解释猜测词义
解释与定义有时很相似,但是它不如定义那样详尽、严密,尽管如此,它为我们提供的信息已足够猜测词义使用了。
三、根据复述猜测词义
复述也是一种解释方式,即换用不同的词语重新表达同一内容。复述部分可以是单词、短语,也可以是从句或者句子。
四、根据举例猜测词义
在阅读过程中,短文中常常出现"for example,such as,as...as..."等这
一类的词语,它对我们认识生词帮助很大。它通过恰当的举例能更清楚、更生动地表达词义。 五、根据对比关系猜测词义
这类题型的上下文提示不是作者对生词、难点所作的解释和说明,而是需要读者运用语言知识和分析能力去细心搜寻和领会的相关信息之间存在的种种逻辑关系。根据这种逻辑关系所提供的思路和范围,来分析判断有关生词的词义或相近意义,从而达到理解全文思想内容的目的。转折词"but"让步和条件状语(从句)以及"unlike","in spite of","despite","however"等一些介词和副词都可以帮助构成意义上的对比关系。
六、根据比较联系猜测词汇
同对比关系相反,比较关系表示意义上的相似关系,常常使用like, as, just as, also等词语来表示。
七、根据因果关系猜测词义
一定的原因导致一定结果,只要确认了这一逻辑关系,无论生词出现在原因方面,还是出现在结果方面,都可以根据这种因果关系来推测其词义。
八、根据构词法识别生词
掌握英语单词的构词法,能帮助读者认识生词,并单一反三,成倍地扩大词汇量。英文单词由两部分构成:词干和词缀。词缀又可分为前缀和后缀。有些词干本身可作为独立的词使用,而不少单词则由词干附加词缀构成。由于词干与词缀都是包含一定语义的单词成分,不同词干与词缀组合就会构成新的词义。例如:
1.词干:patient (名人,病人)
加前缀:impatient(形容词,不耐心的)
再加后缀:impatiently(副词,不耐心地)
2.词干:state(动词,陈述,声明)
加前缀:restate(动词,重申)
再加后缀:restatement(名词,重新陈述)。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前缀和后缀改变了原来的词义或词性。所以掌握了构词法能帮助考生认识生词,并扩大词汇量。

4. 有关逻辑题的解题思路
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理解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所要求考生必须掌握的一种阅读技能之一。熟练掌握好此项阅读技能,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从而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此项阅读技能是考生语篇理解能力的重要表现,即考生综合运用语感、语法、词汇、逻辑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文章时,只理解个别句子的意思是不够的,还需要把上下史的意思联系起来,弄懂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也要注意句子间或段落间的上下过渡,或呼应的承接词语的作用,包括连接词、某些副词及介词短语等等。这些承接词语往往被用来表示主题思想与辅助论点之间、辅助论点本身之间的联系。我们可把它们看作指示器(信号词),对我们的思维起着指示方向的作用。就像在一条长长的线路中,随时提醒读者何处照直走,何处该拐弯。借助它们的提示,才可以准确地分析句子结构和段落结构,分清层次,确定文章的主题思想和细节等等。例如,当我们读到"thus",就会期待一个结果出现;而当我们读到"however",就会知道随之而出现的必定是一种转折;看到"in addition"或者"furthermore",就知道文章将提供进一步信息。
4. 阅读理解试题正确选项的规律
。根据正确答案的性质和特点,道正老师认为可把正确选项分成两大类:
(一)直接性答案
此类答案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找到相关的证据,其表现形式有下列几种:
1) 答案项使用原文的语言,即在文字表述上基本和原文相关句一致。
2) 答案项使用原文的同义词语,即和原文相关句的句子结构一致,但换了意思相同的几个词。
3) 答案项使用原文的同义结构,即换用不同的语法表现形式,但语义一样。
4) 答案项使用原文的反义词语,即把对立的反义词搭配在两个不同的句子里,通过不同的结构,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
5) 答案项使用原文的反义结构,亦即用与原文相反的结构(或否定,或肯定),但语义一样。
6) 答案项使用原文的上下义结构。上下义关系就是动物和猫、狗、老虎、乌、虫的关系,或科学与生物、医学、电子、计算机、航天的关系。
7) 在一定的上下文中,猫就是动物,动物可以指代猫。医学就是科学,科学可以指代医学。
8) 答案项是对原文生词的解释,它有两种形式:A四个选项中列了四个单词或词组,其中一个就是问题所问的原文中一个生词的同义词或同义词组;B四个选项列了四个句子,其中一个是对原文中一个带有一个关键性生词的句子的解释,如对这一生词不理解,就无法知道这个句子的意思。
9) 答案项是对原文难句的解释。文章中个别句子比较难,有的是本身句子结构比较复杂,句子很长;有的表达比较抽象,有的含有生词,这都影响理解,因此问题往往就针对这些句子问,而答案是对它们的浅近的具体的解释。
10) 答案项是对原文比喻或谚语的解释。原文有些句子用了各种比喻式、谚语,这对缺乏一定背景知识的考生,构成了理解上的困难,问题针对这些比喻或谚语,答案项就是对它们的解释。
11) 答案项是对原文引语的解释。
12) 答案项是对原文句子的复杂化的解释。亦即有时原文句子并不难,而答案项的句子结构和生词使考生理解发生困难,难以把它和原文句子对上号。
13) 答案项是对原文数据的加减换算。
(二)间接性答案
间接性答案是指这种答案不能在文章中的某一个句子中直接找到相关的证据。它需要通过归纳推理等才能得到,它表现为下列几种:
1) 答案项是对原文例证的归纳。
2) 答案项是对原文事实的归纳。
3) 答案项是对原文叙述的归纳。
4) 答案项是对段落大意的归纳。
5) 答案项是对全文中心思想的归纳。
6) 答案项是对文章中的观点的演绎。
7) 答案项是对一段文字的推理。
5. 阅读理解试题干扰项的特点
干扰项的目的就是扰乱你的思维,使你不能轻易或仅凭胡乱猜测就能找到答案。干扰项不仅语言复杂,而且欺骗性强,两个语言水平相同,对文章理解差不多的考生会因为对干扰项的辨别能力不同,而答题正确率不一样,因而为了提高辨别错误或干扰信息的能力,有必要分析干扰项的种种变化及其性质,道正认为这一方面是关键所在。
(一)以假乱真,亦即文章中根本没有此意思,硬是编造一个信息,组成一个选项,以假乱真,以迷惑和干扰考生,它具有两种表现形式:
1) 欺骗性的信息是利用文章中出现的一些词。
2) 欺骗性的信息是利用基本常识和一般的看法。
(二)偷梁换柱,亦即用原文的结构和大部分的词汇,只是在不起眼的地方换了几个词,造成意思的变化。
(三)张冠李戴,亦即将文章作者的观点与文章中他人的观点混淆起来。
(四)以偏概全,亦即在猜测文章或段落大意、标题以及释义题中,干扰项总是以偏概全,具体表现为:
1) 把文章中的次要观点、细节混进体现文章主要观点、中心思想的选项。
2) 把超过文章讨论的东西亦作为归纳或结论混进选项,所以提醒考生,在做归纳性、概括性题目时,要注意选项的归纳分寸,不要被归纳不够或归纳过头的选项所迷惑。
对一个篇章的正确理解,需要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这些语言知识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对篇章中心意思的把握。英语文章的特点是首段通常为全文的中心。
  2. 对段落大意的把握。通常在段首或段尾可以找到段落大意。
  3. 了解段落之间的关系。一般首段为主题段,末段为总结段,其它段落均为发展段,目的是说明或证实主题思想。
  4. 了解句际之间的关系,比如:并列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对比关系、观点与例证之间的关系。
  5.了解英语基本句型结构。
  6.熟悉短语的用法和基本搭配。
简言之,阅读理解部分主要考查的阅读能力包括:
1.掌握文章的主旨和大意;
2.理解用来支持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3.学会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
4.能根据所学的语法和词汇知识理解句子的意思以及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5.能根据阅读材料做一些判断和推理;
6.在字里行间揣测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下面几个方面的能力应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得到切实的提高。
1、基本熟练掌握词汇、语法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提高阅读能力必须扩大词汇量。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四级要求领会式掌握4200个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的单词为2500),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短语。阅读理解部分的阅读材料中凡超出大纲词表的单词都用中文注明词义,但每篇不超过3个。因此,如果没有掌握大纲所规定的词汇,阅读就会有困难。
2.语篇意义上的理解
阅读时不能只停留在句子水平上,孤立的句子好像是理解的,但整篇文章讲的是什么则不甚了了。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高级阅读技能的训练,把句子水平的阅读理解提高到语篇水平的阅读理解,才能避免在阅读中见树不见林,真正理解文章的意思。这里指的语篇水平上的阅读理解包括在宏观上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跟上作者思路的展开,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通过概括得出结论、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等。
3. 进行预期的能力
阅读理解不但要运用语言知识,而且还要依靠广泛的语言外知识。事实上,任何理解,只有在读者已有的知识框架内,才有可能产生。这里所说的预期能力,是指读者要看到文章的开始就对能对文章的逻辑顺序进行基本正确的判断。
对于经历的陈述通常由一定的时间概念贯穿其中,或顺序或倒序。但是四级考试中一般不出现单纯的叙述文,因为单纯的叙述文比较简单、易懂。所以四级考试中的叙述文大多是夹叙夹议的文章。这类文章的基本结构模式是:
1) 用一段概括性的话引入要叙述的经历(话题)
2) 叙述先前的经历(举例1)及其感悟或发现
3) 叙述接下来的经历(举例2)及其感悟或发现
4) 做出总结或结论
说明文的一般结构模式和叙述文的结构模式有相通之处即:提出问题(或以一个事例引出问题)---- (专家)发现直接原因----- 分析深层原因-----得出结论或找到出路。
我们大家最容易辨认出来的议论文模式是主张---反主张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作者首先提出一种普遍认可的观点或某些人认可的主张或观点,然后进行澄清,说明自己的主张或观点,或者说提出反主张或真实情况。
 议论文的这种结构特点决定了它的主要题型是作者观点态度题,文章主旨题以及推理判断题。只要发现了这种结构特点,解答问题的主要任务就变成了到段落内找答案, 基本上不存在任何困难。
  通过研究以上的文章结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在四级考试阅读理解中无论任何体裁的文章都遵循着这样一个共同的模式:提出话题(观点或事例)---- 用事例分析原因(或批驳观点)------得出结论。 对文章结构特点的把握有助于读者更加自觉地关注文章的开始和结尾,分清观点和事例,从而在四级考试的阅读理解中准确定位,快速答题。
时间分配:由于阅读理解的分值很高,这部分可多用一点时间。试卷要求是35分钟,但用40分钟也不为过。
2) 注意解题顺序:一般来说,应先回答与细节和事实有关的问题,然后回答与文章大意有关的题目,最后再完成推理性的题目。这是因为文章中的细节或事实构成了文章的大意,而文章的大意又是推理的基础。
3) 灵活采用解题方法:有的问题可直接找到文中对应的地方,但更多的题需要经过排除错误答案来得出结论,尤其有相当一部分题目问及某个事实或观点是否正确或是否提到。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的阅读每个选择项,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然后把各个选择项与文章的内容一一对比,用排除其它的方法得出正确答案。 排除法同时也是验证正确答案的常用方法。
Subject Matter(SM中心思想)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是贯穿全文的核心。作者在文章中努力通过各种Supporting Details来阐明中心议题。因此,把握主要思想对于全文理解具有重要意义。主旨题类常被列为5题之首。然而,如何找出主题常使考生倍感棘手。因为他们总希望通过某个词或某句话就能找到答案,而找主题往往需要通读全文后才能作出判断。
  针对SM问题,应采用快速阅读法(Skimming)浏览全文,理解文章主旨大意,阅读时要注意抓住中心思想的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也不同,但阅读时,文章的开头、结尾及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特别重要,因为他们往往名包含文章的中心议题(SM)。
  根据问题内容的不同,这类问题可分杰主题型、标题型和目的型。主题型一目了然就是找中心(Main Idea);标题型是为文章选择标题(Title);目的型就是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Purpose)。
态度类问题(Attitude)
阅读理解的最后一题常常提问在作者对文章中某一问题的态度(Attitude)、全文的基调(Tone)、文章的出处(Source)及对文章前后接续内容的判断等。
  关于态度或基调(Attitude/Tone)类题的回答应从篇章的体裁着手,一般来说,在说明文中作者的态度是客观的(objective)或中立的(neutral);而在议论文中,作者的观点才会显得多种多样,常见的选项有:
  (1) positive(积极的)
  (2) negative(消极的)
  (3) neutral(中立的)
  (4) approval(赞成的)
  (5) disapproval(不赞成的)
  (6) indifferent(漠不关心的)
  (7) sarcastic(讽刺的)
  (8) critical(批评的)
  (9) optimistic(乐观的)
  (10) pessimistic(悲观的)
下面是这类问题常见的几种提问方式:
  (1) What's the writer's attitude to …?
  (2) What's the tone of the passage?
  (3) The author's view is _______
  (4) The writer's attitude of .this passage is apparently _________-
  (5)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_________ 
(6) According to author __________
细节类问题(Supporting Details)
细节性问题是关于Supporting Details类的问题,通过Skimming找出主题后,应进一步掌握阐述和发展主题的主要事实,或按要求找出特定细节。在回答此类问题时,应采用查读法(Scanning),因为这些具体内容(Detai1s是用来说明、论证或分析文章中心的。这类题目常以"WH-"形式来提问,如who, what, when, where, why及how等形式。这些问题的表达常不采用文章中的原话提问,而是使用同义词语等,因此,在选择答案前应首先看准题于,看清问题所问;然后,在查读时注意寻找与题目相关的关键词语;最后,在充分理解原文、原题的基础上确定正确答案。
  当然,这类细节性问题所涉及的面是很广的。有的涉及数字计算,如问时间、距离、次数、数量等,认真计算后方可选定正确答案;有的涉及正误判断,要先看选项,根据选项提供的线索,寻视文中相应部分,最后在题中选出肯定答案;还有的寻问事实、原因、结果、目的等。总之,做细节题切忌通过自己对某类知识的主观了解和认识做出想像判断,一定要紧扣文章内容,不可随心所欲。
细节类问题的命题方式有以下几种: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in the passage?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3) What is the example of . . . as described in the passage?
(4) The author mentions all of the following except . . .
(5) The reason for . . .is . . .
(6) The author states that . . .
(7)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en (where, why, how, who, etc. ) ...
一、关于词汇量和词汇类问题
许多人往往认为扩大词汇量是英语学习的唯一目的,以为只要词汇量够大,四级考试就能轻松通过。因而当他们遇到生词时就慌了,更有人干脆放弃词汇类问题,随便选出一个答案,去碰25%的运气。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认识所有的英语词汇,但学得好的人能够合理地对待生词。
无论我们是在考试中,还是在平时的阅读中,对待生词的正确做法通常不外乎两种:猜测和置之不理 —— 能利用各种猜词手段猜得出的单词就猜一下,如果猜不出的话,就让它去吧,只要不影响对全句或全段或全文的理解就行。]
当然,这里并不是在说平时不需要背单词。词汇是阅读的基础,也是猜生词的基础,平时该记单词还是要记的。
由于词汇类问题在四级考试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而且考生的考试中遭遇生词几乎已不可避免,所以一定要培养和提高猜单词的能力。
二、词汇类问题的特点
词汇(Vocabulary)是四级阅读理解测试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词汇类其实也是就细节进行提问,所不同的是这是唯一关于词或词组的练习项目,词汇题往往要求对文章中的某个单词、短语甚至句子等找出近义词或最合适的解释。阅读理解中词汇类问题一目了然,常见提问方式有下列几种:
  (1)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the word "…"means_______.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earest in meaning to "…"?
  (3) The term ".."in paragraph… can be best replaced by ….
  (4) What's the meaning of "…"in line …of paragraph….?
  (5) As used in the line …, the word "…"refers to _______.
推理性问题(Inference)
推理性问题与细节性问题相似,也是对文章具体内容的判断。但推理不但要求掌握文章所表达的字面含义,还要掌握一定的逻辑判断能力及写作技巧知识,从文章表面推出更深层含义,这部分往往出题分量大,难度大,出错也最多,归根结底还是对文章内容没有做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文字表面往往没有明显反映作者的全部意图,有些含义需要读者从字里行间去体会,靠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去判断,从上下文的联贯及文中有关部分的暗示去明析作者隐含的意思。这类问题的命题方式有:
(1)The writer implies but not directly states that__________-.
  (2)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_________.
  (3) The author strongly suggests that__________ .
  (4) 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 that________.
  (5) The passage is intended to__________ .
  (6)The writer indicates that__________ .
阅读速度方面,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以下不良阅读习惯:
  (1)“指读”,即为了“集中注意力”,用手指或笔尖指着文章逐词阅读。一遇到生词,便停顿下来,无法在通篇理解的基础上继续进行阅读。 
  (2)“唇读”,即有的学生在阅读中寺喜欢 读出声来,或即使不出声,嘴唇了居动,或脑子里也在想着读音,无形当中影响了大脑的思维速度。
  (3)“回读”,即在阅读中遇到生词或不熟悉的短语时,返回句首甚至段首重读;还有相当多的学生对阅读忆经产生心理定势,即认为自已第一遍肯定读不懂,因此反复多遍,浪费很多时间。
  (4)“译读”,即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进行逐词逐句的翻译,通过译成母语来辅助理解。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习惯于在不加限定的时间内,对一小块文章精雕细琢,导致了逐词阅读接受信息的习惯。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