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学习在科技性说明文教学中的运用 |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英语论文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 “The Language of Honey-bees” 教学案例 浙江省严州中学(梅城) 邵云红 教学内容: SEFC Book3 Unit 14 Reading The Language of Honey-bees 教学目标: 1. Enable the students to know the communicating ways of bees and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especially in exploring the implied information. 2. Enable the students to learn the ways scientists use to do research and improv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especially deducing. 背景 1.上课时间:2006年4月20日 2.上课地点:严州中学梅城校区高三(4)班 3.学生情况:为文科普通班。学生基础较差,但经过两年多的阅读训练部分学生有较好的阅读能力,悟性尚可。 主题内涵: 探究式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由学生通过个人、小组和集体等活动,自行研究和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设计意图: The language of honey bees是一篇科技性说明文,讲述了奥地利科学家Karl von Frisch借助实验研究蜜蜂语言的过程并最终得出结论:蜜蜂是通过不同的舞蹈向同伴交流食物与蜂巢距离的有关信息。本文详细地介绍了科学探索的整个过程,这和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过程是相通的。所以,我尝试把探究式学习方式溶入这篇介绍探索研究问题为内容的说明文中,以分析语篇结构为中心,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推理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叙事 一. 激趣提问,激发探究欲望 上课的一开始,我在多媒体上展示了一群可爱的蜜蜂提着花篮在花丛中快乐的飞来飞去的动画,然后在屏幕上打出了一个醒目的问题:“Have you ever wondered why bees dance?”底下马上童心大发,好多学生几乎异口同声的回答:“They are happy.”我也被他们快乐的情绪感染,笑着说:“Yes. When bees feel happy, they dance…But what other information do they convey if they dance?”学生又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有的说:“Because they have found flowers.” 也有说:“They have had enough.”最有意思的是有个学生说:“Maybe they want to dance and sing for their … their … girl-friends?” 我适时的纠正道:“You mean ‘mates’?”下面早有学生笑的不行了,我也笑着说:“How imaginative you are!”意识到该把缰绳收回来,我重复了一遍问题 :“Why bees dance?… The secret is in the text.”由此进到快速阅读阶段。 二.语篇入手,培养探究能力 1. 归纳段落大意。 学生听到指令后,开始再一次快速默读课文。很快就有学生回答: The main idea of the first paragraph is the first sentence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varieties of bee.” 在归纳段落大意时,学生们常常会把一段文章中的首句或尾句作主题句。我并没有急于纠正,过一会儿,有人说:The main idea of this paragraph is “ Among the different kinds of bee, it is the honey-bee that has interested scientists most because of the “language” they use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我还是没有作出判断: “Who is right? Why?”学生有的说第一个对,有的说第二个对,但理由都没到点子上。这时候,我笑着提醒说:Read the title. Maybe you will have an idea. 学生一读课文的标题,就明白了,于是有个平时语文成绩很好,英语基础不怎样的学生站起来回答: “The title is ‘The language of honey-bees’, so the text is about the language of honey-bees. Each passage 都是围绕主题而写的。So the second is right。”我带头鼓掌。这时候大家都以为大功告成,准备进到第二段的段意查找。这也是学生常犯的错误,他们不管课文中的原句有多长,只要和段意有关的全找出来。我告诉他们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把这个长句的关键词找出来,然后经过归纳、总结,最后提炼出main idea. 同学们七嘴八舌,试着按我的要求去做。最后提炼出本段的main idea :Language used by honey-bees interested scientists。完成第一段的大意归纳后,接下去的七段学生们做起来就顺利多了。 (分析:在这一步骤中,我本想设计成给出每段段落大意,然后让学生进行匹配。但是,如此一来,老师就看不出学生的思维过程,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而且,学生的归纳、总结,提炼的思维品质得不到锻炼;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得不到培养。) 2梳理文章结构。 理清各段大意后,让学生再把文章的结构梳理出来。这部分是小组活动。运用概念图。 (学生完成后的结构图) (分析:这张结构图是课前设计好的,由于前面已让学生概括了每段的main idea,学生顺利地完成此图。这张结构图可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有关课文内容的全景图,使学生有效的把握课文信息和框架结构,培养了梳理篇章结构以及整理信息等技能。为下面活动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3.找出各个实验之间内在关系 此项任务是本节课的难点。即使有了上面的活动做铺垫,我仍然继续做一些准备——把四个实验分别进行剖析。我把四个实验设计成表格,让学生口头填写。 Experiment1/2/3/other experiments Problem Methods Facts he observed Conclusion 完成四张表格后,我提出了本节课的难点问题:Using a chart to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eriments conducted by Karl von Frisch .由小组合作,并派代表到黑板上完成。学生活动进行到这里,大家都有点疲倦了。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准备了小小的奖品,最佳小组将每人获得一张精致的书签。 接着就有同学到黑板上去画图,最后经过同学们的评比,认为下面这幅图最能清晰的表明课文中所阐述的实验过程。 Find the problem: One bee discovered the honey, many more came to it. Put forward an assumption: One bee seemed to be able to communicate the news of food. Experiment1: Conclusion: The dance can communicate news of food. Problem: Did the dance convey more information? Experiment2: Conclusion: The dance told the bees about the location of the feeding place. Problem: Could bees tell each other the exact distance of the feeding place? Experiment3: Conclusion: The number of wagging dances per minute told the exact distance to the feeding place. Problem: Could bees tell each other the exact position of a feeding place? Experiment4: Conclusion: They can tell each other the exact position of a feeding place. Solve the problem (分析:在本篇课文中,科学家发现蜜蜂的舞蹈秘密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验证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在这部分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们不仅理清了文章的篇章结构,而且对实验的目的、方法、观察到的事实、得出的结论,都进行了分析,更为重要的是由学生自己经过分析、归纳、总结,搞清了各个实验之间的内部联系。学生在理清科学家的探究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的探究学习的过程。另外在这部分活动中,还帮助学生解决了语言点以及一些疑难句子。特别是蜜蜂的两种舞蹈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演示出来,有助于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语言输出,深化探究目的 在本节课的最后,我设计了如下的口语活动:If you were Karl von Frisch, give a report on one of the experiments. 有了以上活动作铺垫,学生们准备了没多久,就有人自告奋勇的来到了讲台,我选取一个精彩片段与大家共享: Before I began to do the experiments, I had worked with bees for many years. I noticed that one bee seemed to be able to communicate the news of food to other bees. In order to prove it, I did the first experiment. I marked some bees with little dots of colour. Then I observed the marked bee which returned to the hive from the feeding table performed a circle dance, and the surrounding bees copied it and left for the feeding place together. The circle dance communicated the news of food. But how did they tell each other the distance and the exact location of the food? I went on with more experiments… (分析: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语言输出。经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这时的语言输出自然是水到渠成,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深化了探究性学习的目的。至此,一堂探究式学习课总算比较圆满的完成。) 教学反思: 这是我第一次把“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这一教学理念贯穿于整堂课所做的一次尝试,对这堂课而言我感触颇多。 1.有两个亮点: 1)问题的设置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起点,通过多样化的探究活动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所以是否能提出具有挑战性的、有吸引力的、鼓动学生立即参与到课堂中来的问题,是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关键。在这节课一开始,学生带着他们感兴趣的问题阅读,不仅激发了探究的欲望,而且促使他们更快更准的理解课文。 2)学生自我探究使篇章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阅读课中要重视对学生语篇能力的培养。中国中小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黄国斌认为,学生有了篇章结构的能力,说话就会有条理,写作就会有条理,学生的思维品质就会通过我们的英语教学得到培养和提高,也就实现了我们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这节课中,我把探究式学习运用到文章结构的分析上,让学生自己寻找归纳段落大意的方法,探究文章内部联系,不仅培养了学生梳理文章结构,把握作者写作思路的能力,而且对写作也起了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 2.值得改进之处: 1)本节课课堂容量过大,导致学生活动太过仓促,比如四个实验的剖析。探究性活动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这样学生才能在思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了赶教学任务,让学生活动匆匆走过场,就达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为使教学踩得更实一些,还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2)学生的活动面过窄。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英语课程的必修课是为每一个高中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共同基础的课程,因此高中英语课程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是许多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everyone can do something.从这节课来看,有不少平时对英语几乎要放弃的学生也参与了活动。尽管如此,“面向全体学生”这一要求还远未达到。因此如何使活动分层设置,如何在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优势互补,如何激励、引导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这些问题让我操作起来都很困惑。 总之,“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这一教学理念对我们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学习研究这些新的教学模式,在专业上还要继续全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并在实践上勇于创新,这样才能最终把这一理论付诸现实,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四、参考资料: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2. 张婷婷,“理解课程目标是获得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2期 3. 黄国斌,“把握编者意图 紧抠教学目标” 英语周报(高中教师版)2006年第33期 4. 詹进初,“刍议探究式教学” 英语周报(高中教师版)2006年第8期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