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合”在促进学习者学习变革中的意义——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几点再思考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英语论文教学论文 手机版


 
 
新疆哈密吐哈石油高级中学  常玉国  刘雪娟
(邮编:839009  Email:changyuguo@21cn.com)
关键词:课程整合  促进 学习者 学习变革 意义
    拙作《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成文于2002年元月,首发于《新疆教育》2002年七八期合刊,于2002年10月通过“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上的“个人专辑”上传后,很快引起了读者与网友们的极大关注,并被多篇文章引用。作为作者,受此厚爱,我们亦深感欣慰与鼓舞。
该文试图以“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为依据,从“资源整合是基础,过程整合是途径,能力整合是目的”这样三个方面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新兴的课题做了一些探讨。时过两年,在此期间,我们边实践、边学习、边交流、边研究,也有幸聆听了李克东教授、何克抗教授、刘茂森教授等著名教育大家在此方面的讲座。于是,在前文成文两年之际,又有了此篇——《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几点再思考》: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以下简称为“课程整合”)这一课题可以说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运而生的,并随之对传统教学的变革起到了积极的、全方位的推进作用。
对于这一命题的界定,陈至立同志曾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李克东教授也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纵观这一课题,从提出、探讨、实践、研究到发展至今天,无论是宏观上的“造势”,抑或是微观上的“做事”,最终都离不开一个中心——课程整合的目的是什么?对此,李克东教授在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工作总结会(2003.12,北京)上强调:“教育技术的核心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和有效的应用”。即“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来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和效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推进课程教学的改革,实现教育的变革”(同上)。
有感于此,笔者认为,所有这一切的最终落脚点都归结于一处:即“课程整合”对我们教育对象的“学习”具有什么意义?
意义之一:学习的方式是多样性的
浏览古今中外教育发展史,都基本未能脱离“教师传授——学生接受”这一基本的课堂学习模式。虽然在不同时期教育者们做过不同形式的探究,也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与发展,但终因条件与环境的限制,多囿于“教师学生面对面”这样一种传统的“你教我学”被动学习或“我学你教”相对主动的学习方式。
可以说,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发展与普及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奠定了学习方式多样性的基础,而课程整合在学习方式变革中的最主要意义就在于:让学习者接触、了解不同的学习方式,从新的学习方式中受益(这一点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并进而将其作为终身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
就现阶段“课程整合”的主要模式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学习方式:
互动式:基于网络的交互性较好的专题学习网站或远程教育课程(统称“网校”);带有一定智能功能的学习软件。特点:有较强的趣味性与挑战性,更适合于个体学习或协作学习,但投资较大,学习过程不易监控。
单向式:未能实现即时交互功能的远程教育课程;学科多媒体光盘、VCDDVD等。特点:课程资源比较成熟、多有精品,比较适宜于专题讲座等教学内容,但授课教师应做好课前准备、课中组织及课后强化等辅助工作。
多边式:授课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综合利用各类素材自我开发制作并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学习课件;授课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指导学生借助网络或其他媒体资源进行的学习方式。特点:针对性、实效性较强,现在多为教师们所采用,但花费时间精力较多(特别是课件制作),应该学会“创造性地应用他人的研究成果”。
意义之二:学习的过程是个别性的
古人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现代人脑科学技术的研究也早已证明:人的接受机能、语言机能、数理机能以及思维机能等多种能力的不同决定了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有区别的。也就是说,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个别性的。这,也是传统的大课堂难以逾越的一大障碍,但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课程整合又给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出路,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尽可能的选择学习内容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与空间。
案例1:背记英语单词。这是一个对绝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头疼的问题,传统的反复记诵固然有效,但其枯燥与记忆后遗忘却困扰着不少学习者。
笔者在实验班教学中引入了一套“敏特智能英语学习”(www.mintelcn.com)单词记忆方法,全班38名同学平均使用了约4小时(分布在5天内)完成了对高二下册301个单词的学习记忆,达到了英汉互译、随机听写、例句学习的目的。平均学习速度是75词/小时,而个案记载最慢的同学(未排除电脑应用熟练程度的差异)学习速度约60词/小时,最快的同学学习速度约为100词/小时!检测显示,因为其较好地应用了“艾宾浩斯”遗忘规律,从而也比较有效地解决了后期遗忘的问题,个别化学习的过程与效果显而易见。
(类似的学习过程也可应用于句子的背记,如北京碟中碟软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出品的“句霸9000”学习软件。)
案例2:语法专项学练。英语语法虽然在高考中逐渐被淡化,但作为语言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仍然在教与学的环节中占有很重的份量。传统的做法就是教师归纳讲解后,大量印发“片子”,学生通过反复做这些“片子”上的习题来达到熟练语法规则的目的。
而由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资深专家依据英语知识体系的内在规律,借鉴吸收了英语语言学和语言测试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结合中学英语教学实际开发而成的“金题点” Guide 3.0(http://www.jintidian.com)“诊断 - 针对”型智能化英语辅助学习产品却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学实验证明,在整体归纳后,指导学生运用该软件的“专项测试、对等测试、针对测试、补缺测试、优化测试、综合测试”及“信息统计”、“错误分析”等功能则可较好地完成“个别化学习过程”,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益。
案例3:研究性学习。这是一种近年来得以广泛发展的学习方式,被普遍认为是“课程整合”的最大也是最直接受益者,无数的例证也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这种学习方式常常被推崇为“协作学习的典范”,看来也的确如此,尤其是其最终形成的成果更是说明了这一点。但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更是极其完美地体现了学习过程的“个别性”,单个学习者所做的研究自不待言,小组研究其实正是充分利用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而产生了互补效应的“集体结晶”。
需要指出的是,学习过程的个别性并不排斥协作性学习,充分利用好共同学习的“场效应”和协作学习的互补效应,无疑会使学习过程更加丰富多彩,相得益彰。
意义之三:学习的资源是共享性的
正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导报》评论员所言,教育技术从最初的电化教育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再到现在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充分地展示了“这样一条轨迹:教育技术的延展正在从简单工具的应用层面,向资源建构的创新层面上转型,正在从游离于教学实践之外,向教学活动的中心领域整合,而且越来越成为强有力的支撑之一。”(2003年第2期)。
而这一“转型”与“整合”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在突破了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传授教学模式的同时,产生了丰富的多样化学习资源(包括课程、师资等),以及其背后“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而这些资源则从不同的目的出发以互联网络、卫星接收、光盘软件等为载体,源源不断地流向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习资源的共享性。
由此,“课程整合”给学习者的学习带来了两个层面上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提升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师资水平的差异给学习者造成的不平等学习机会;
第二:学习的资源也在传统的、单一的“教科书”意义层面上,发展到了多方位的、立体化的,以及可再生的意义层面。
令人心痛的一个事实是:教育欠发达地区往往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而对学习资源的投入往往导致一些捉襟见肘的尴尬,甚或是有限资金倒流的恶性循环怪圈。所幸的是,党和政府正在付出巨大的努力,将大量的资金设备投向经济欠发达地区,积极实施“校校通”工程,以帮助那里更多的学习者早日品尝资源共享之果。
意义之四:学习的评价是多元性的
要学习,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评价,而评价的方法与结果则又成了新的学习的指挥棒。长期以来,我们对学习评价的最主要依据(甚或是唯一依据)就是考试成绩,所以“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也就不胫而走。
教育部在其发布的第一个较为全面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强调,评价标准既应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要求,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重视学生、教师和学校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而就相对狭义的“学习”而言,“课程整合”则充分促进了学习评价的多元性发展。
从评价的手段上来讲,“课程整合”有助于实现对学习过程的即时性分析。借助信息技术,学习者可以对学习过程中的环节与问题把握的更为及时,从而恰当地调整学习目标与重点,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如本文第二节所述两个案例就是充分运用了即时性反馈原理,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从评价的内容上来讲,“课程整合”更趋于对现代学习能力的全面性考查。所谓“现代学习能力”,笔者认为,一言以蔽之,就是学习者借助现代学习手段从形成、到自觉、到本能的终身学习能力。从评价的内容上来讲就是要考查“课程整合”是否让“我们的受教育者(也应该包括教育者)逐步达到这样三个层次的能力目标:第一层次:有一种强烈的凭借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协作学习的意识;第二层次:有较好的凭借信息技术实现对单一学科课程探究学习的能力;第三层次:有一定的凭借信息技术实现对跨学科课程的整合学习能力。”(常玉国,刘雪娟,2002)
从评价的目的上来讲,“课程整合”可促进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新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是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正是信息技术的引入,为学习者提供了充分的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素材资源、交流机会和探索平台,“课程整合”就应该是促进学习者素质全面提高与创新能力得以发展的“催化剂”。在这一方面,许多研究者已经做出了积极的探索,诸如“档案袋评价法”、“文件架评价法”以及“基于校园网平台下的学生学业成绩分析与预测”等。
综前所述,“思考”与“再思考”决非纸上谈兵,恰恰是在做的过程中触动了许多的思绪,而在思的理性中又成熟了诸多的做法。
所以,不揣陋见,以就教于大家同仁。
参考文献:
1.陈至立,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0.10)
2.李克东,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争创优质研究成果(2003.12)
3.教育部 《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2002年12月27日). 教基[2002]26号.)
4.常玉国  刘雪娟,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2002.8)
注:本文刊发于《中国教育信息化》(2004.5)“校长论坛”标题为《课程整合 促进学习变革》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