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教学真实性原则应用初探 |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英语论文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赵国强 (湖北宜昌三峡高中, 湖北宜昌 443100) [摘 要] 长期以来,英语听说训练主要沿用鹦鹉学舌式的摹仿或模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应用能力难以提高和发展。本文力图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围绕英语听说训练中的真实交际原则,从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语言自身的真实性、语言环境的真实性以及学生情感的真实性等方面作简要阐述。 [关键词] 听说训练 真实交际 应用能力 Application of Real Communicative Principle in Aural-oral Practice Zhao Guoqiang (Yichang Sanxia Senior Middle School, Yichang, Hubei 443100) Abstract: Aural-oral practice has long followed the approach of imitation and it used to be hard for students to develop their applicative competence.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based on modern linguistic and teaching theories, to show the importance of real materials, real utterances,real environment and real strategy in aural-oral practice. Key words: Aural-oral practice; real communication; applicative competence 引言 传统的英语教学,沿用的是以语法翻译法为主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讲解和传授语言,即使偶尔开展口语教学,亦偏重于只听不说或只说不听的单一畸形训练模式。学生熟知语法、词汇和语言材料,听说能力却相当滞后,很可能除了能用最简单的应答和招呼语之外,难以用得体的语言真实地表达思想和进行交际,即学生所接受的是“哑巴式英语”。早在20世纪20年代,英国帕尔默(Palmer)等人就提出了情景教学法(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它强调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重视真实的交际情景。八十年代后,各种在现代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指导下的新兴教学方法不断生成和发展,促使了学生交际能力、语用能力的培养和形成。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围绕这一目的,教师应着力使学生将基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并发展成交际能力。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相辅相成。因此,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正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 英语听说训练中的真实性原则,强调的是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语言自身的真实性、语言环境的真实性和学生情感的真实性,使学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去真实地体验、感受和运用语言,达到听有所得、学以致用的目的。围绕这一原则,结合自身实践,笔者现就以下四个方面作简要阐述。 一、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原则及应用 许多沿用的听力训练大都采用的是男女对读的录音材料,语言过于正式,范围过于狭隘,缺少真实语言特点,不利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与英美人士正常交流。人们反对象书本一样讲话,因此,不应将任何书面材料都直接用于口语训练之中,而应选择真实性的听说语言材料。 真实的语言材料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正式的有新闻、学术报告等,非正式的有购物、求医、问路、打电话等。缺乏真实材料的听力训练,在丧失内容真实性的同时也往往丧失了语言的真实性,即丧失了口语的特点。而真实语言材料具有语音系统变化大,冗余信息多、语法结构随意等特征。使用真实的听力材料,就是要让学生熟悉和理解自然语言中的大量冗余信息,使他们在筛选、解码、重组等认识活动中学会去粗取精并根据前言后语进行推理和判断,从而获取所要信息。 真实交际中谈话者的冗余话语常会出现赘述(tautology)、省略(ellipsis)、停顿(pause)、重复(repetition)、咕哝(murmur)、纠错(correction)、言语支吾(hesitation)、起句失误(false starts)等现象,如反复出现You know, I mean, uh, and, well, yeah等等。听说材料中应对类似现象有所涉及。选择《走遍美国》(Family Album, USA)等真实性较强且富有时代特色的优秀教学片,为学生体验和熟知真实语言内容提供了难得的素材。此外,英语广播电视新闻读音清晰,语速标准,用词规范,而且时事性强,容易激发学生兴趣。教师精心从中选取与教材衔接的部分作为泛听材料,不仅让学生感到真切,还可以使他们开拓视野。比如,CCTV-4在近期的英语节目中,从澳门基本法(Basic law in Macao)、数字艺术(Digital art)等新闻到《百年回眸》中的《时间的故事》、《上学的故事》和《健身的故事》,都是难易适中的真实听力材料。长期坚持观看,听力水平会出现质的飞跃。 为了在英语听说教学中坚持使用真实语言材料,教师应首先转变观念,准备和发现源于真实交际中的听力材料,并有意识地运用于课堂,使学生逐步适应真实话语的特点。 二、语言自身的真实性原则及应用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思维传播的媒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跨语言交际时,由于文化或心理的差异往往出些差错,甚至严重影响交际的进行而产生相反的效果。因此,课堂交际中的言语(utterances)应该是真实和有效的。流利说话的能力不可能与生俱来,也很难在教学中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它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输入、模仿、分析、记忆等各方面习得之后而自然形成,继而启动流利的话语。初始阶段的活动主要在于提供可理解的输入去发展听能; 到了高中,学生大都基本达到言语形成阶段,此时的口头表达则更为重要。学生的表达能力形成之后,教师的输入难度也应相应提高。单就肯定评价而言,对于高中生可以多采用Very good/OK以外的其它表达。如:Well said/done/written! Marvelous! Excellent!等等。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运用和发展已有的能力。譬如,新生刚入校,一方面对周围环境感到陌生和好奇,同时还可能受自我展示的驱使,出现英语口头交际中想说而不敢说、想说好而说不好等矛盾心理。此时此刻,正是师生融洽交流的良好时机。利用寒暄、介绍、道歉、赞扬等技巧启发学生开口说话,鼓励他们该出“口”时就出口,可以尽早摆脱外语学习中的“沉默期”,促使听说能力的形成。学习Summer Holiday单元之前,教师可用英语真实地将自己的有关情况介绍给学生,以此增进友谊和暗示初次见面如何交流等文化习俗,并及时将独白(monologue)转为师生间的对话(dialogue)。在类似的语言框架之中,呈现 “How do you do?” “Nice to meet you.” “So do I.” “Let me introduce A to B.”等交际用语及for the first time, at the beginning of, in my opinion等词组或句型,学生在此基础上就很容易且自然地运用本单元所要求掌握的新交际用语和句型,缩短交际距离。初次交谈时,教师适宜主动提出“Who is your monitor?”“What’s your name, can you tell it to the class/may I ask?”“Which do you prefer, English or geography?” “Which school were you in before you came to our school?”等等。同样几个问题,如果彼此熟悉后再给予提出,有效性和真实性便不复存在。既使见面之初,如果询问 “Are you a boy or a girl?” “Who is your English teacher?” 之类的问题,只是挂听说之名,图造作之嫌。 三、语言环境的真实性原则及应用 长期以来,教师多注重的是营造课堂小环境方面,如背诵课文、朗读比赛等。加之受到母语环境的包围,这样的活动往往只是在课堂上昙花一现,学生的听说能力很难有效发展。教师应从宏观角度,把握语言环境的真实性,在课堂内外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听说氛围。 习得(Acquisition)即无意中获得,是口语教学的核心,它不同于自觉的语法学习或认知学习。因此,听说教学中的每项活动、每个话题都必须有意义、有兴趣,使学生的注意集中在活动的内容而不是形式上。听说训练中的一个常用教学模式是课堂提问。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应当变换方式、适可而止; 提出的关键问题应给学生一定时间思考、准备和讨论。除了“教师问、学生答”之外,还可采用“学生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或“讨论式问答”等模式实施课堂口语活动。譬如在谈及未来生活(Life in the Future)这一话题时,教师可以采用类似以下独白:Can you imagine what our life will be like tomorrow? When we do some shopping, we can merely stay at home waiting. If we are ill, we won’t have to go to a doctor or a nurse. Can you guess how?类似以上方式,能够诱发学生展开想象和提出问题; 中学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话题,如:求职(Jobs)、旅行(Travel)、急救(First Aid)、体育(Sports)等等。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活化为实际,让学生就其充分发表看法和见解,趣化听说教学。 听说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语言学家认为:“小组活动最主要的价值在于能够通过讨论、会话激发自然的语言活动。”坚持多开展小组口语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感、拘谨感和焦虑感,做到畅所欲言。活动结构可以分两人组、多人组、男女组、正反方组等等,内容上可以结合教材或社会热点(如北京申奥等)展开讨论或自由辩论。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谈得尽兴、听得过瘾,还可使课堂交际更加活跃、真实、自然。小组讨论中,可以是“舌战”型,也可以是“出谋划策”型等等,注意变换方式和精选话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各显其能。小组活动也可采用角色扮演、故事复述、“记者”采访、画面解说、即兴演讲等形式。小组发言中,可安排或推举一名“主席”或纠错人负责记录和指出错误,进行评价和总结。语音室主控台具有很多便于个别辅导和交际的功能,利用这些设置,教师可以更有效地因人制宜和因材施教。譬如:将一堂课切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实施统一视听教学,后半部分开展分层训练。可选用两套不同的听力材料让学生自由选择,还可以开展师生或学生二人对话、小组讨论、自由辩论等活动。实施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而且能更好地刺激学生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听说欲望;有条件时,还可以开辟英语角、英语广播电视等项目,或让学生参与外事活动。类似以上课堂内外和校园内外的环境衔接,可以给学生提供真实和广阔的学习乐园。近几年,我们坚持让学生自己编辑和播送校园英语节目,校园新闻(School News)、环球采风(Around the World)等板块为学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真实英语语言环境。此外,我们还借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代表团访问我校之机,让学生参与接待外宾和担任导游,请外宾与学生直接交谈、参加联欢或作学术报告等,学生都急于想知道如何交际和恰到好处地将交流引向深入。抓住这样的契机,我们在每次活动之前都要给学生举办英美习俗、文化差异等专题讲座,学生听得投入、用得及时,英语听说水平受到外宾的好评,英语课外活动在校园掀起了一阵阵热旋风。 教师应该尽量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让他们有话可说、有用武之地,并以此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学生情感的真实性原则及应用 歌德曾说过:没有兴趣则没有记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真实情感和需求,以激发性输入(motivating input)与激发性输出(motivating output)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激情(passion),沟通学生及师生之间存在的信息差,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这里所说的“激发性输入”是指真实有趣的语言材料,如名人轶事、原版影片等;“激发性输出”是指与学生密切相关或激发学生想象力的真实话题。听说训练中,适时适度地提供学生感兴趣的真实材料(如《魂断蓝桥》)和话题(如中美关系、上网技术),会让他们有听得过瘾、谈得拢来之感,从而使课堂交际更加活跃、真实、自然,继而实践激活学生兴趣这一意图。由于听力训练注意力高度集中,长时间集中训练容易使人产生疲劳。将听力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一方面是良好的量的积累,另一方面,也是促使能力转换、调理学生情感的有效手段。 1.上对话课,可以借助重点话题与学生展开真实交流。学习Country Music单元,可以在Country Road的歌曲中进入新课,甚至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教唱一两首英语经典歌曲;同时,还可尽量活化教材,开展各种趣味活动。结合《项链》(The Necklace)和《威尼斯商人》( The Merchant of Venice)等课本剧,鼓励学生分小组自编自演,并在学生中产生评委就其表演进行颁奖和评价就是一种成功的尝试。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提台词、编动作、借道具,相互切磋、精诚合作、争先恐后、全员参与,美育得以有机渗透,英语交际氛围给予自然营造。此外,做游戏、学生间的相互采访等即兴表演也是在听说活动中着力夯实基础的有效途径。学习课本材料后,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复述、改编、续编等口语活动。比如拟定《项链》中的Mathilde还清债后时隔十年与老朋友再度相逢这一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讨论。面对这样的话题,学生七嘴八舌,口语有效锻炼的同时,创造力也得以充分培养。为避免打断学生思维的连贯性,除了明显的语义错误需要及时纠正,教师应尽量让学生说完之后再适度纠错。纠错中应注意礼貌策略,重视学生的参与热情,善于捕捉表达中的闪光点,避免挫伤学生说的欲望。 2. 利用课前五分钟,通过自由谈话(Free talk)等活动,开展听说交际活动。该活动中,学生通过Duty report; Say me, say you等话题,将身边的人和事讲给同学们听,在听说中发现自信和成就。大家愿意听、乐于说,效果极佳。 3.结合单元内容,真实地呈现学生了解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时事和生活热点,并借此对学生进行理想和人文教育。结合Sports单元,介绍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有关近况和英语水平的重要影响等;学习Disabilities单元,可以将张海迪、桑兰及学生身边自强不息的典型事例讲述给学生。把教材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同时又能把实际生活引入教学过程之中并启迪学生对人生的感悟。 4.在完成单元内容的基础上,适度挖掘学生感兴趣而教材中没涉及到的知识和背景。中学英语教材中,编排了不同类型的名著名篇,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和鉴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反之,如果仅是就课论课,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学习A Tale of Two Cities单元时,学生急欲了解Charles Dickens的有关情况。如果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将这位文豪和Mark Twain 放在一起用英语做一番描述,并介绍他俩类似的身世,学生听得聚精会神,听力和文学素质得以同步培养,同时也可感悟到“自古雄才多磨难”等人生哲理。讲述这篇故事,以Lucie Manette为中心线索,讲述她与其他人物的情感牵连,引导学生将其人物与真实的历史背景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生在听有趣故事情节的同时,还加深了对这篇名著的深层理解。在学习Disneyland和Charles Chaplin之际,制作一段作品穿插在多媒体教学中,兴趣盎然。 5.适时地就交际的过程给予真实的评价。积极的情感可以使人勇往直前。如果教师课堂上注重正面礼貌策略,真实而又积极地给予各种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实现快乐学习。当学生圆满完成任务之后,教师可以翘起大拇指惊喜地叫一声Wonderful!/Excellent!/ Well done!/You’re really clever等;师生在交际中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委婉地说“Maybe you’re right, but how do you find…?”“Shall we discuss it later?”之类的言语;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可在指出错误后告诉学生: “This time you didn’t do as expected. I hope you’ll do better next time.” 英语学习中,由于学生的基础、环境以及家庭背景等方面各有不同,他们的学习兴趣、目的和动机亦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把握不同学生的个体特点,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如对单亲家庭的学生,交谈中应尽量回避父母话题; 对内向型或基础较差的学生,交谈中应从其感兴趣的简单话题入手,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于各项口语活动; 对打算出国的学生,可主动与他们畅谈异国风情、文化习俗; 对家人或本人生病的学生,可询问原因、表达关爱和同情,等等。 结语 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口头交际能力愈来愈受到重视。如何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紧密结合我国教学实际,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英语口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和环境,还是应该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围绕听说教学中的真实性原则,教师应把握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视听结合、听说结合、听写结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训练,将交际教学力求落实在每个学生和每个环节。 参考文献 [1] 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2] 朱 纯. 外语教学心理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9(1). [3] 马寅初, 黄金岩. 实用英语教学论[M].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8(1). [4] 高 升. 对高考外语听力命题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1):8-11. [5] 刘国忠. 对听力教学模式的思考[J]. 外语电化教学,2000(4). 该文曾发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4期(略有改动)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