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英语论文教学论文 手机版




章柏成
(湖北民族学院外语学院,湖北恩施 445000)

摘 要:维纳的归因理论以比较完善的体系和较强的实用性,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归因与学习者的自我概念、归因与学习者对成败的认识以及归因训练的作用三个方面探讨归因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与影响。
关键词:归因理论;外语教学;自我概念;归因训练
Abstract: Weiner’s Attribution Theory has had a profound and lasting influence upon education for its ideal theoretical system and practicality. This paper tentatively discusses the functions of attribution theory in FLT in terms of attribution and learner’s self-concept, attribution and learner’s percep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success and failure, and the role of reattribution training.
Keywords: Attribution theory, FLT, self-concept, reattribution training

一、引 言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的孕育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中叶。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ritz Heider)自四十年代开始研究人的自然心理,其间(1944,1958)他第一个谈到归因现象,认为事件本身并不会影响人们的行为,真正对行为产生影响的是人们对事件的感知。他提出人们对于事件或他人行为的结果,总是倾向于把它归因于一些内部的(个人的)和外部的(环境的)因素。(Marion Williams & Robert L. Burden, 104)七十年代末,心理学家维纳(Weiner)吸收了海德的观点,正式提出了归因理论概念,后来又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于八十年代修正了该理论,用于探讨人们对于造成自身行为成败结果的原因的解释。自此,归因理论研究进入蓬勃发展的活跃时期,成为社会认知领域内颇具影响力的一个理论课题。
维纳所关注的人们对于自身行为结果的成败归因,是指人们把自己所能感知到的关于自身的成功或失败的结果归咎于某一种或几种原因。简单地说,归因理论探讨的是人们对过去行为的解释,是一种以认知的观点看待动机的理论 。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将人们的成败归因主要归纳为这样几个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其他等。(Weiner,1974)这些影响人们行为结果成败的因素可纳入三个维度:内在性(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稳定性(稳定因素与不稳定因素,或称可变因素与不可变因素)、控制性(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由此可知,能力属于稳定、内在、不可控因素;努力是不稳定、内在、可控因素;任务难度属不稳定、外在、不可控因素;运气是不稳定、外在、不可控因素;身心状况属于不稳定、内在、不可控因素;而其他因素可能是不稳定、外在、不可控因素。这样,对每一类因素,我们都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这有助于我们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引导他们的归因向积极方向发展转变。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维纳所列举的常见成败归因并未穷尽,实际上对学生而言,还可能包含教师教学(方法与态度等)、与他人关系(比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环境影响、学习策略方法等重要因素;其二,以上六个因素在三个维度的分布也并非固定不变,不同个体之间以及在不同的情景下和在完成不同的任务时,会有很大差异,比如在一定情景下,能力因素可能会被某些学习者纳入可变、不稳定的维度,而任务难度也可能属于可控因素等。
归因理论对教育领域的多个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该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不谋而合。建构主义者认为,人总是将个人意义带入自己的认知世界,个体一出生便开始积极地从自身经验中建构个人意义——个体对世界的理解。因此,学习活动的本质是个人化的、个别化的,没有任何两个人会完全一样地学习。个人怎样看待他们所处的世界,又怎样以各自的方式理解在这个世界中的自我等将会在个体的学习与知识的建构中起重要作用。正是因为个体对世界的理解不一样,所以不同的人对成就的理解和定义以及对其归因不同,这就意味着成功和失败是相对而并非绝对,其不稳定的属性预示着它们可以控制,能够改变;其次,归因理论在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归因训练,即通过改变学习者对成败不正确或不合理的归因,引导他们的积极归因,增强其动机,提高期望和信心,增强行为的持久性,实现未来学业的成功。

二、归因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归因理论将个体内在的认知过程与外在的行为表现、主观状态与客观现实联系起来,认为归因对后继的行为有着强大的动力作用。(韩仁生,1998)这就告诉我们,只要能改变个体行为表现结果成败的自我归因,就能改变其后续行为。国外的大量研究也显示,对个体行为结果的不同解释会对行为者有不同的暗示,对行为者随后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学习者对其学业成就因果关系的认知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学习动机、学习期望、学习兴趣和热情以及学习行为的持续性。(孔国忠,2002)由此,归因理论被引入了教育研究和教学领域,通过研究学习者学业成就归因的倾向及其相关效应,为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依据。在国内外语教学领域,把归因理论与外语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研究还不多见,我们认为归因理论对于外语教学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以该理论为指导,对学习者实施归因训练,对于改变其学习动机、态度以及行为可谓影响深远。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归因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与影响。
1. 归因与学习者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指人们对自身的感知与认识,是个体对自身在客观世界存在的一种复杂的、变化的认识体系,这样的认识体系与其个性相一致。(转引自Marion Williams & Robert L. Burden,97)自我概念具有多面性与复杂性的特点,但我们仍然可以从特定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始于幼小时候对自我的感知和理解,并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与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自我概念又反作用于人们对世界的解读方式和对自我存在的进一步认识,进而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行为。由此看来,客观正确的自我感知与自我认识的实现是形成良好自我概念的基础和前提。
学习者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和对自身行为后果以及自己在相关行为后果中的作用的认识,一方面来源于自己与他人的比较和他人对自己评价的反馈;另一方面来源于学习者个体对自身行为及其后果的理解和理性的思辨。对于前一方面,学习者很容易把自己和那些在自己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相比较并获得相关反馈信息而实现;对于后一方面,则需要学习者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过程和结果进行客观、合理地评价,正确感知和认识自己。从归因理论的角度来看,学习者关于自我成败的归因对自我概念的形成影响重大,合理积极的成败归因有利于学习者正确感知自我、认识自我,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从而对后续的行为予以积极的影响;反之,不合理、不正确的成败归因可导致不良的、消极的自我概念的形成,进而对未来的学习态度与行为产生消极的影响。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大多数人不可避免地要遭遇不同程度的失败和挫折,如何看待这些失败和挫折本身以及把它们归于什么原因等,对于学习者的自我感知和认识及其随后的英语学习均有重大影响。如果学习者把自己某一次或几次失败(尤其是在英语学习的早期阶段)归因于自身能力因素,那么他(她)就很可能认定自己不具备学好英语的天赋和基本能力条件。人们普遍认为能力属于稳定的、内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学习者一旦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能力,就会给自己这样一个定位:缺乏学习英语的必要能力条件,不可能在英语学习上有多大长进。基于这一定位,一个直接的后果应运而生,那就是学习者成功的期望值降低,动机减弱,进而学习热情下降,积极学习的持久性减退。显然,这对于英语学业成功的影响是致命的。相反,如果学习者把失败主要归因于自身付出的努力不够或使用的策略、方法不当等不稳定、可以控制的因素,他们就可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拥有更高的成功期望和更强的学习动机,付出更大的努力,以及探求更为有效的学习策略。总之,他们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英语学习,这样,他们未来学业进步和成功的可能性将远远大于前者。由此,我们认为对待学业成败的积极、合理的归因有利于学习者从积极的方面去感知和认识自我,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促进后续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未来学业的成功。
2. 归因与学习者对成败的认识
前面已经论述,学习者的成败归因方式倾向影响其后续学习行为,进而影响其未来学业的成功。因此,我们可以说对成败归因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影响着学习者后继学习活动中的一系列重要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未来学业成功的可能性,归因正确与否,合理与否,积极与否关系重大,不能草率从事。要对成败进行归因,就必然存在对成败的认识与理解。学习者对成败的认识在一等程度上紧密联系着其归因方式和结果,反过来,关于学业成败的归因又反作用于学习者对成败的认识与理解,二者是互相作用,协调发展的。
首先,不同的学习者个体对成败有不同的理解与认识。有的倾向于拿自己与那些学业优秀者做横向比较,以是否达到他们的学业水平的指标来衡量自己是否成功,这样,在他们看来,成功与失败的分界线就在于是否达到和完成了参照系(比较对象)的相关指标;另外的人可能倾向于与自己的过去做纵向比较,不管他人情况如何,只要与自己以往的学习经历相比有所进步就算成功;也还有人从目前的学习行为来考虑,如果自己通过努力完成了一定的学习任务,就是成功。显然,以能否达到一个固定的指标来界定成败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不利于引导学习者的积极归因,也不利于学习者对成败的正确认识。因为这样的界定方式只重最后的结果,不管过程,这似乎暗示学习者只要达到相关目标,无论采用什么方式都不重要。另外,在一个群体(比如一个班级)中,能达到学业成绩优秀指标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同学与那些理想的指标有一定的距离,如果以达到优秀的指标来定成败,大多数同学就会被纳入失败者的行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为大多数同学达不到“成功”的指标而被定义为“失败者”以后,他们对这个“失败”不论归因于自身能力等稳定因素,还是自身努力等不稳定因素,都很难向积极的方向转化:失败归因于能力因素使人沮丧、失望,失去行为动机;失败归因于努力,可以使学习者在一段时间内付出更大的努力,但一味的努力而缺乏一定程度的成功的反馈刺激,积极努力的心理动机与学习热情也会丧失。由此,我们倾向于在实际的外语教学中,以后面两种方式引导学习者对成败做客观正确的认识与理解,即通过自身努力,完成了一定的学习任务(任务难度大小因人而异),与自己过去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纵向比较获得了进步等都可以定义为成功。当然,要让学习者明白成功不仅意味着最后的结果,还应包括获取结果以前所做出努力的全过程。一次或几次成功不是外语学习的终极目标,而应该不断付出努力,从一次成功走向另一次成功,从一个层次的成功通向更高层次的成功。
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习者陷入失望的深渊,而是尽可能地让每一个人尝试成功,感受成功带给他们的身心的愉悦,从而促进其后继的学习动机和行为。学习者拥有了对成功与失败的正确认识,对其学业成败归因将产生重大影响。他们一旦认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相应的学习任务,达到了一定的要求,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就是成功,那么他们对于自己的失败就很可能进行积极的归因,从自身努力、学习策略方法等方面寻找原因,进而以这些积极的归因结论去指导其后续的学习行为,以获得未来的成功。
其次,成败归因反作用与学习者对成功与失败的认识与理解。这个反作用主要体现在这样一个过程之中:学生基于自己对成败的一定程度的认识,对自身过去的学习行为表现及其结果进行一定的评价,并把它纳入成功或失败的框架,给其贴上成败的标签,然后对自己感知到的成功或失败进行进一步分析与评价,寻找相关原因,进行成败归因,在这个归因的基础上,对自己以后的期待、动机以及学习行为作出巩固或予以一定调整的决定,于是,学习者在其后续的学习活动中或随时以自己成败归因的结论为依据,巩固或者调整其学习行为,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这样,在下一阶段学习活动结束时,其结果一方面是对先前成败归因结论正确性和有效性的检验;另一方面也对其认识与理解成败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令人满意,说明归因结论的合理性与自己对成败认识的正确性,因此,归因的方式倾向与对成败的认识得到肯定和强化;如果结果出乎意料,没有与期望一致,则先前归因的结论遭到怀疑,这样的怀疑如果多次出现,就会影响学习者对成功与失败的理解和认识:成败究竟可控还是不可控?稳定还是不稳定?我们认为,积极的归因有利于促进学习者对成败客观正确地认识理解。在成功的情况下,引导他们归因于自身能力、持续努力等内部因素,可以增强成功的期望与信心,以及与自尊想联系的积极情感,使其相信自己具备取得学业成功的能力,通过自己持续努力,成功是可以获得的,是可控的,从而继续倾向于成就任务;在失败的时候,需要引导学习者做出自身努力、身心状况等不稳定因素的原因归因,使其面对失败,仍然维持很高的成功期望与信心,不产生消极、畏难的情感心理,并坚持趋向于成就任务。这样的积极归因往往能有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业成就,从而进一步巩固与强化他们对于成败的认识:成败(尤其是失败)是可以控制的,成功可以通过多方面努力而获取,是可及的;失败并不可怕,也不是稳定不变的,它同样可以凭借自身努力以及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得以改变,最终转化为成功。
3. 归因训练的作用
学习者对其学业成就的归因极大地影响着学习动机、学习期望和学习热情,积极的归因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成就期望,增强其学习动机和积极学习行为的持久性。如何使学习者具备积极的归因倾向呢?这便是归因理论的一个重要应用——进行归因训练。通过对学习者进行归因训练,可以改变其将失败的原因看作是不可变和不可控的倾向。
归因训练基于这样的原理:归因的变化可以对动机的变化产生影响,动机的变化又直接作用于行为的改变,而这种改变了的新的行为又会影响归因。具体地说,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对学习行为的结果反映出错误的、不合理的、不精确的归因方式就会导致其不良的情绪、期望和行为的产生,如果教师采用适当的方式对其进行干预,纠正或改善不良的归因方式,那么学习者的未来学业成就期望、动机、学习热情和行为的持久性也会随之改变,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外语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实施归因训练可以从关注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 基于对学业成败的正确认识,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合理的成败归因。在找出学生学业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的基础上,考虑个体的过去学习行为与结果的差异,从有利于学生后续学习的角度进行积极归因:成功时,让他们归因于能力、自身努力等内部因素与其他外部条件的契合,增强其自尊、自信的积极情感和成功的期望与相应动机,使其维持积极的学习行为;失败时,引导他们主要归因于身心状况、自身努力等不稳定、可控的原因,使其同样维持较高的成功期望,避免消极情感、畏难心理情绪的产生。
第二, 外语学习中的差生大多把学业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认为自己不具备学好外语的天赋和能力条件,因而在外语学习中产生严重的消极心理和无助情感。对于这一类学生,教师一方面应通过训练,逐步引导他们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不够、方法不当等可控因素,让其摆脱失望,看到成功的希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解成功与失败,以他们各自的基础与过去学习经历为参照,进行纵向比较,让他们认识到只要付出努力,完成了一定的学习任务,与过去相比较有所进步,就是一定程度上的成功。不断地维持努力、调整策略方法,就可能不断获取成功,并可望取得更高层次的成功。
第三, 归因训练的有效性要靠一定程度的成功的反馈刺激来强化和保证。正如Shunk所指出,“失败时的努力归因能增强动机强度,但在任何时候把学习失败都归因于努力不够并不一定能促进未来的学习。”(转引自秦晓晴,2002)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能让学习者在一定的时期内持有较之先前更强的动机,从而为实现成功的期望而付出更大的努力,但这个动机以及努力程度的维持需要一定程度的成功的反馈刺激,如果多次加倍的努力换来的总是失败的结果,则失望的情绪会应运而生,那么,先前归因的正确性与合理性遭到怀疑,直接影响归因训练的持续开展与学生积极归因方式倾向的培养与形成。

三、结束语
归因理论从最初在运动心理领域的广泛研究与应用到近年来被引入教学领域,历经了并不短暂的一个过程,目前研究者们已经共识:该理论以其比较完善和实用的体系,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并继续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外语教学领域,归因理论们对于学生的学习期望、动机、热情、行为的持久性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业成败,训练与培养他们积极的归因方式倾向以获取未来学业的成功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对于转化外语学习中大量的不成功者(差生),使他们摆脱失望和无助的情绪,树立信心,维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最终取得外语学习进步亦有着极大的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我们相信,合理地利用归因理论指导外语教学实践活动,会有力地促进外语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Marion Williams & Robert L. Burden.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 2000
[2]Weiner b. Cognitive Views of Human Motivation[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4
[3]韩仁生.中小学生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8(4)
[4]孔国忠.学生学业成就归因倾向及其效应的研究[J].阴山学刊,2002(1)
[5]秦晓晴.动机理论研究及其对外语学习的意义[J].外语研究,2002(4)
[6]汪顺玉、张勇.外语差生归因调查[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1(4)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