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英语论文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英语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意义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努力培养学生之间互助合作,主动参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形势下努力培养具有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需求的新人的社会客观要求,也是一种科学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部分也提出:“为了帮助学生打好高中英语课程的共同基础,教室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要特别强调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能使学生掌握课堂学习的知识技能,而且可以拓展学生对学习中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扩大和构筑新的知识面。而“自主”、“合作”、“探究”这三者之间不是独立的互不相干的三个元素而是一个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的三要素。只有当这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方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最佳作用,使学生的所学知识得到迁移,也使学生的学习态度达到迁移。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应该把这三者割裂开来而应该对学生全面地,有机地加以培养和引导。 二、努力探索能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 要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即采用所谓的“任务型教学法”。《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美国教育家杜威(J.Deway)认为,“应该把学生变成教学的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重视学生的习得,通过习得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是一种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由师生共同完成的,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它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以往教师在课堂上“一言堂”的局面,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了在英语教学中实现“主体”与“主导”有机的统一,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尝试着采取了一些办法,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高二下册(NSEFC,Book 2B)Unit 12 Fact and fantasy为例,我在上课前事先准备了一些讲义,提示学生事先了解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要求学生事先对pre-reading部分的问题进行思考,同时我还设置了以下的一些问题: 1. Who is Jules Verne? When and where was he born? 3. Which two famous novels does this text introduce to us? 4. What does the first novel mentioned about? 5. And what about the second novel in the text? 有这样的问题作为任务,势必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不是只读几遍单词而是要去看文章内容。而且要设法从课本之外去找到这几个问题的答案。显然,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就得跑到图书馆去找些工具书或参考资料或者到互联网上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自己参与去寻找答案,不仅使学生得到能力上的锻炼而且也渐渐地使学生自己形成一种主动寻找问题答案的习惯。这正体现了“任务型”教学与传统的以词汇、语法为中心的教学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1、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发展学生的情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 2、体现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3、促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增强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自己首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目标、学习活动的要求、学习过程的需要以及学生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要为学生独立学习留有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强自信,提高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提出:“教师不应该以讲授课本为专务,而要为学生创设能够思考,投入的情景,令其自为理解。”诚然,为学生营造自主参与合作的学习氛围,不仅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在动力,而其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则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为此我努力在每堂课中努力组织好每一项教学活动,以确保每个学生能够参与并乐于参与。并为他们提供参与教学,独立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 间,不断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高二上册(NSEFC Book 2A)Unit1 Making a difference时,我预先给学生布置说:下堂课我们开一个“Steven Hawking记者招待会”(Press Conference)。我事先指定了一名英语基础相对比较好的学生担当Steven Hawking的角色,并请其他学生做好担任全球各大报社、电台记者的准备,让他们各自准备好第二天要问的问题。也请担当Steven Hawking的同学熟悉课文内容,并查看一些有关Steven Hawking的资料以备在“招待会”上使用。第二天上课前我让一位书法较好的同学在黑板上写上了“Steven Hawking Press Conference”几个大字。上课开始后我就以“记者招待会”主持人的身份宣布“招待会”的开始。首先由我向在座的“各国记者”对Hawking作了简要的介绍,然后邀请扮演Hawking的学生上台接受“记者们”的提问。在“招待会”上“各国记者”积极举手要求提问。其中有问与课文内容直接有关的问题如:“Why did you make so many achievements even you are disabled?”; “How did you feel when you were told that your disease were incurable?” “How do you think people misunderstand science?” “What is your opinion of a scientific theory? Is it unchangeable?”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theory of the Big Bang and black holes?”等等;也有问与课文内容无直接关系的问题如:“What does your wife do?”; “What do you do in your spare time besides exploring the universe?” 等等。在整个课堂上我只是起了一位组织者的作用,而在座的全体学生是这个“记者招待会”的主角。通过这么一堂应该说是比较别开生面的英语课,各位学生不仅轻松自在地参与其中的学习过程,而且通过相互之间的“问答合作”也很好地避免了少数好学生“一言堂”而部分学生胆怯畏难的不良局面。也使得学生通过亲自的参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越发激活学生跃跃欲试,相互合作,共同参与的学习心态。 四、恰当地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发现学习”法创立者布鲁纳(J. S. Bruner)认为“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创设一种能够使学生独立探究的情景,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积极的探究者。” 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应该经常在日常教学中努力探索如何恰当地为学生创造探究学习的条件,积极做好引导工作。比如在学晚了高二下册(NSEFC Book2B)Unit 11 Scientific achievements的课文Zhongguancun后,我让学生去比较美国的硅谷(Silicon Valley)与中国的中关村。我把全班学生分成8组,让他们各自搜集、整理资料。任务布置后,我看到学生们个个立即行动起来,七人组成一个team,并明确分工。结果令我吃惊。每个team的学生都准备充分,任务完成得相当出色。举一个组为例:这组学生分别从“位置(location)、创建者(founder)、公司类型(kinds of companies)、著名公司(famous companies)、成功原因(reasons for success)、地位(positions in both countries)”等诸多方面全面比较了这两处著名的高科技中心,并配以从网上下载的图片,真是图文并茂,详实生动。通过这堂课,我觉得在适当的时候选取一些适量的而且是学生感兴趣的任务让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协作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实践证明也是切实可行的。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