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思考还给学生,让创新进入课堂——谈英语“任务型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英语论文教学论文 手机版


丁 梅(福建省龙岩一中 364000)
【摘 要】本文试图通过学习《英语课程标准》以及对“任务型教学”中教师作用的思考,探讨如何运用“任务型教学” 理念及任务活动的设计原则于英语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作者尝试通过一节课的任务设计,体现教师“把思考还给学生,让创新进入课堂”的作用。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任务型教学,任务设计,教师作用
《英语课程标准》在其教学理念中,倡导“任务型教学”,提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引导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体发展基础上的。教师的任务就是要通过任务活动的设计在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一、“任务型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Tasked-Based Instruction)是上世纪80年代起外语教学研究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著名语言学家Herbert A. Clark (1996)说“Language is used for doing things.”(语言是用来做事的)。课堂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尝试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把要求做的事情做好,即“完成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学习(learning by doing)。
根据众多语言教育家(Nunan 1989; Littlewood 1992; Willis 1996; Skehan 1998)的观点,任务型教学模式具有两大特点:其一,是强调采用具体明确的“任务”来帮助语言学习者主动地学习和运用语言,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语言学习动机,从而成为自主的学习者。其二,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能根据自己对语言学习的理解以及学生的语言需要和能力设计教学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是助学者(facilitator)、任务的组织者(organizer)和完成任务的监督者(monitor),有时也加入到活动中担当学生的“伙伴”(partner)。
教师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到完成任务的组织者、监督者的转变,也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角“满堂灌”的形式,而成为课堂活动的导演和助手,由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按照《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时间应达到三分之二,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观察、体验、探究的基础上完成任务,从而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并通过完成任务达到学习、运用语言的目的,是很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Skehan(1998)对任务界面的分析,将任务的复杂度分为三个主界面,即语码复杂度界面(Code complexity)、认知复杂度界面(Cognitive complexity)和交际压力界面(Communicative stress)。语码复杂度界面即语言界面,包括语言复杂性和变体、词汇密度和变体、冗余性和密度。认知复杂度界面即思维界面,包括认知熟悉度(对主题、篇章、任务的熟悉程度)和认知处理(信息的种类、结构、清晰度)。交际压力界面即活动条件界面,包括时间的现状、陈述的速度、参与的人数、篇章的长短、回应的防守、控制交际的计划。根据Skehan(1998)对任务界面的理论分析,“任务型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前活动(pre-task),任务中活动(while-task)和任务后活动(post-task)。任务出现可以是多层次的,如有主任务、任务、子任务,还可以有扩展性任务。在任务链中前一个任务的成功是完成后续任务的前提,通过一环套一环的任务链,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并运用语言知识,并通过对相关知识的链接,达到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考虑如何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语言能力等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将教材中的文化意识、情感教育以及学习策略渗透在一系列的任务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水平。
二、教学个案设计
我校本学期教学公开周的主题是“把思考还给学生,让创新进入课堂。”这正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理念。因此我在设计教学任务时,特别注重了“思考”与“创新”。我所开设的公开课“Music”(音乐)为阅读课型,围绕“Music and World Music”这一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主题设计任务,在通过阅读提高学生阅读技能的基础上,我注意把文化意识、情感态度与学习策略渗透在任务设计的过程中,并给学生在音乐鉴赏能力方面提供帮助。
Stap1:Leading in /Warming up (Activities for interest)
通过播放音乐电视Richard Marx的“Right Here Waiting”把学生引入一个英语音乐的世界,很好地烘托了本节课的主题——音乐。
Step2:Pre-task
Task 1、(Brainstorming)这实际上是预习任务,通过预习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并由学生讨论出他们所了解的音乐形式,其中不乏学生喜爱的音乐形式,也为后面学生的拓展性任务埋下伏笔。(见下图:)
pop music R&B
   classical music   
folk music rock & roll
country music jazz

blues
hip-hop and rap opera
sonata waltz
Task 2、五位学生通过预习分别向全班汇报、介绍了课文中的五种音乐形式:folk music, African music, Indian music, Caribbean music and jazz。配上相应的音乐电视,既亲切自然,又生动直观。
Step3:While-task (通过一系列的mini-task组成)
Task 3、(Skimming)归纳段意——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寻找主题的能力。
Task 4、(Scanning)正误判断;缺词填空——训练学生寻找相关信息的能力。
Task 5、(Language points)寻找相关语言点——训练学生自学与分析能力。
Step4:Post-task(也是通过一系列的mini-task组成)
Task 6、Music Competition——通过播放七段歌曲或乐曲的影像,让学生猜出歌(曲)名与歌手或作曲家。
1. I want it that way. (by Backstreet Boys)
2.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 (by John Denver)
3. Swan Lake (by Tchaikovsky)
4. Everything I do. (by Bryan Adams)
5. My heart will go on. (by Celine Dion)
6. Destiny (by Beethoven)
7. Tonight I feel close to you. (by Sun Yanzi & Mai Kuraki)
学生在愉悦的音乐欣赏与竞赛中了解感受不同风格的歌曲和乐曲。
Task 7、Listening Practice——通过欣赏Michael Jackson的一首Heal the World引出一段有关Michael Jackson的听力材料,让学生了解有关Michael Jackson的信息,并训练了学生的听英语捕捉信息的能力。
Step 5:Extended task
通过课前布置,学生小组讨论,由三位学生代表分别用英语介绍他们喜爱的音乐形式或歌手R&B(Rhythm and Blues),Rock ’n’ roll以及周杰伦、宇多田光。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资源搜集信息,自制课件,自写材料,学生的个性与潜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学生的兴趣与英语学习也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Step 6:Homework
1)预习课文语言点,完成句子。
2)写一篇介绍中国著名歌手的短文。
三、教学反思
“音乐”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学生喜爱的话题,但是高二英语教材的内容相对陈旧,使其介绍的音乐形式也不是学生所喜爱的,根据任务设计的真实性原则(The authenticity principle),我有意识地引入了学生喜爱的歌曲如:Right here waiting. (by Richard Marx) 、I want it that way.(by Backstreet Boys)、Tonight I feel so close to you.(孙燕姿&仓木麻衣)、Heal the World(by Michael Jackson)等,使学生对于本节课产生浓厚兴趣,并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的体会语言,从而学习语言。
任务的设计需要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相结合,根据形式—功能相结合原则(The form-function principle),我注重学生在阅读中既要整体理解又要能注意语言形式的归纳与吸收。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基础上,通过系列任务的训练,自己进行推理和演绎,从而理解语言的功能,并在交际中进行真实运用。
根据任务设计和阶梯性任务链原则(The task dependency and the task chain principle)任务的设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形成由数个微任务(mini-task)构成的“任务链”。在教学中我通过音乐的导入,音乐形式的介绍,阅读中的微任务,到音乐的欣赏,听力训练及拓展性任务,形成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使教学阶梯式层层推进。
根据在做中学原则(Learning by doing)让学生围绕Music这一特定的学习目的谈谈他们喜爱的音乐形式或歌手,通过图片、音乐来完成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学习用英语表达音乐。通过完成这一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课课件是我本人运用authorware制作的,交互性好,有利于课堂上师生、生生交流互动,且可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进程。课件选用了多达14首乐曲影像资料,加上学生的三个课件,使得本节课不但是语言知识的学习课,也是一节音乐欣赏课,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完成本节课的语言学习任务。而教师在本节课只是起到任务的组织者(organizer)和完成任务的监督者(monitor)的作用,本节课学生的活动面多达45人次,基本上做到了“把思考还给学生,让创新进入课堂。”
通过在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及课后反思,我认为要成功地运用《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理念开展教学,教师应具备基本的任务设计能力。教师应能根据学生建构语言系统和语言运用的需要选择其感兴趣的和实用的话题,挖掘教材内涵,运用各种教学资源,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有效调控语言学习中各种相对因素的平衡关系,如口头与笔头语言形式、语言输入与输出、准确与流利等关系。及时调整任务的设计及进程,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还应通过及时的教学反思,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任务的设计与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分析,了解设计任务中的缺陷并加以改进,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韩刚,王蓉. 英语教师对任务型教学的准备. [J] .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1):1-5
[3] Nunan, D.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4] Littlewood, W. Teaching Oral Communication: 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M]. Blackwell. 1992
[5] Willis, J.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M]. Longman. 1996.
[6] Skehan, P.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004年5月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