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今初中生常见的不良心理现象及其对策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英语论文教学论文 手机版


青少年进入青春期的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生理迅速发育,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体格发育,男女性器官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所有这些都是外部的表象,都能较容易的为我们所察觉,然而青少年在青春发育期,不但生理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在心理上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生理的变化,知识的增长,社会实践的增加,反映在心理上的成人感、自尊心、独立意识也逐渐增强:他们喜欢表现自己的才华、有自己的见解,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和赞赏;另一方面,他们不容易接受正确批评,遇事易偏激等情绪又不时流露。由于自身社会阅历浅,决断能力差,经济上还依赖父母,他们希望独立而独立不起来;想要做主又做不了主,因此这段时期的青少年正处于感情和理智,欲望与道德不统一的心理不平衡中。
而作为一个初中的班主任,我们更应该知道我们学生就处于这种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的过渡阶段。了解了青春期心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特点,对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心理变化,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都大有帮助。
毋庸置疑,学校教育在学生的心理发展上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心理施加影响的过程;是由教师按照教育计划,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心理给予积极的影响,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的过程。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则是实现这一过程的最终执行人。这就要求我们应当自觉自愿的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的疾苦,真正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去。
青春期是人生精力奔放,智慧焕发的时期,它在个体心理发展上占有特殊重要地位,有人以“狂飙期”、“危机期”、“心理断乳期”来形容青春期身心的剧烈变化。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度过青春发育期,但也有少数青少年学生对身体上的急剧变化不了解,不适应,以致引起某些心理障碍或不良心理现象,如果教师能在此时期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尽我们所能,正确引导和帮助学生平稳的度过这个“多事之秋”将对学生行为模式和人格特征的形成起到巨大的作用。
当今初中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不良心理现象表现在很多方面,这里我只想简要阐述其中最常见,潜在危害也较大的两种,并根据这些现象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 青春期“闭锁性心理”
(一) 现象
儿童处于父母师长的保护下,无忧无虑,心直口快,一开口,喜、怒、哀、乐全都会流露出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生阅历的丰富,他们渐渐有了自己的见解和思想,不再轻易为别人所左右。青春的脸上也有了属于自己的苦恼和心事。根据我对在校142名初二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68。4%的学生或多或少会遇到些不开心的事,其中含盖学习、生活、友情、亲情等各方面的内容。只有13。68%的学生反映基本没有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在这个时期,青少年开始出现“内心的隐秘”这种心理趋势,他们逐渐学会含蓄的表达或掩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不大愿意将自己的心里话向别人透露,而对真正能为自己提供意见和帮助的父母、老师则更是如此。这种心理倾向被称为“青春闭锁性心理”。调查中还显示只有6.3%的学生心里话倾诉的对象为家长,绝大多数学生不开心时选择述说的对象是同龄的好友,而身为教师的我们只占了可怜的1.2%。
这类学生一般在性格特征上集中体现为内向、寡言少语、不喜欢集体活动,缺乏青少年应有的朝气和活力。然而正是因为这种心理现象的存在,又使许多他们常常感到不容易被人接受和理解,孤独寂寞,随之而来。与此同时又产生希望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于是需要友谊、寻求知心人等心理活动便产生了。当这种愿望被满足,内心有所依托并得到合理的宣泄时,一般来说就不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和正常人格的形成造成太大的影响;然而当这种迫切的愿望无法得到满足时,有的学生就在这种缺乏友情、缺乏沟通、缺乏交流、缺乏倾诉的困扰中终日愁眉不展、心事重重、成绩下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理上的自闭。
(二)对策
仔细观察其实不难发现:会出现此类现象的大多都是平时内向,心思也较为细腻的学生,而他们的这些心理倾向往往会不经意的在某些方面流露,如作文、为人处事的态度,在班级的表现等。这类学生此时非常需要他人的耐心引导和帮助,使他们尽快从自我封闭的泥潭中解脱出来。因此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书育人的同时,不忘时时关心学生,倾听、体谅学生的疾苦。让学生除了觉得你是一位平易近人的老师之外,更是位值得信任的朋友,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遇到日常生活学习及心理方面的问题时寻求你的帮助、接受你的帮助,听从你的劝告。
有位初二的学生曾在文章中这样写道:“没有好心情,我所向往的也许就相当于一张白纸,平时很多时候能遇到这样那样的伤心事,日积月累,想把他们说出来,可不知怎么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变得不善于表达我的内心世界。我只能默默承受这无名的伤痛。我是多么痛心,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极力的付出竟得到这样的结果……我让风毫无收敛的刮着我的脸。”
当我感叹初二的学生竟有如此的写作造诣的同时,我还想了许多:是什么让她如此早就承受这些莫名的压力呢?通过多方的了解,我得知“家庭的不和,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是导致这一切的首要原因。之后我并不急着把她叫到办公室说教一番,而是客串了一回“语文老师”,在帮她批改完文章中的错别字及不通顺的地方后,我还在她的周记后附了一封短信:“无论在老师还是在同学们的心目中,你都是一名优秀,值得信任的好学生。有理想,有目标是件好事,但每个人的能力却是有限的,若将理想和目标定在自己的能力之上,只会为自己增加许多不必要的压力。这个年纪的初中生只有微笑才是最美的,每天都给老师一个微笑,OK?”第二天,我在办公桌上发现了一封短信,是她写来的。信不长,却让我感到欣慰和感动。今后的英语课上,我总能找到那张微笑的脸庞;时不时,又总能在抽屉中发现这样那样的短信,有她的,也有其他学生的,这似乎已成为我与学生彼此交流的另一种方式了。
二 青春期“朦胧爱慕心理”
(一)现象
初中是由少年期向青春期过渡的时期。根据近年来国内外一些调查研究发现,青少年身体和心理发育都出现早熟现象。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意识到两性关系,渴望与异性进行交往,渴望了解有关两性关系方面的知识,并且对爱情产生一种梦幻似的想象。自然也会有学生对异性产生爱慕之情。这种特殊的复杂内心体验和感受是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时出现的正常心理现象。当遇到类似问题时,教师大可不必如洪水猛兽般避之不及
青少年的异性间的交往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由于旧的教育观念对这个问题的错误认识和做法,使得青少年从小被灌输的只是一些古板的思想:孩子要好好学习,要顺从家长、听从老师的教导。;因此无论是“爱慕”还是“早恋”之类的话题,家长或老师总是不愿意过多的去评说或和自己的孩子讨论。于是我们的中学生对异性交往这个问题更是产生了神秘感:有的跃跃欲试,有的缩手缩脚,也有的大胆尝试,却忐忑不安。外界环境对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当今的信息技术、媒体、网络如此发达,和世界的交流和联系也日益紧密,在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同时,西方国家一些开放的思潮也涌入中国。而我们的一些电视或传播媒体似乎十分刻意也十分迅速的跟上了这股潮流,而完全不顾端坐在电视机前孩子们的感受。前不久相当红火的一部电视连续剧《流星花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非常高兴它被停播了。但关于此项举动而引发的一系列讨论却仍未停止。很意外的,有位学生竟在周记中这样写道:“既然作为朋友,你有困难是不允许我视而不见的,但给你关怀,为你解忧,我又怕为你平添许多愁……只好独自忍受,独自流泪…..她依旧站在那里,那蓝色的梦,蓝色的衣裳,飘在蓝色的天空里。”只言片语,却已把这个时期初中生面对异性交往复杂而矛盾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对策
人是需要一些感情来滋润自身才会慢慢长大的,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异性之间的友谊和爱。只是因为有太多的人在学生时代并不知道爱的真正含义,盲目的恋爱。其实爱是需要双方付出的,如果让青少年在学校期间就了解爱的真正含义的话,他们会为了对方更加努力的学习,会适当的安排一切,会懂得为对方付出、着想,会变得成熟些。
其实对待异性交往,不应一味 采取禁止,回避的消极态度,而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来解决。对此,教师、家长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必须让他们明确: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成员本来就是由男女两性组成,各种年龄的异性交往是正常、自然的,这是社会人际交往的需要,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需要。其次,青少年的异性交往需要身为教育者的我们的积极引导。必须注意的问题是这种交往应以集体活动为主,尽量避免异性间的单独接触;同时教育青少年在交往的过程中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对各种不健康的行为应保持高度的警惕。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中学生时代,感情脆弱,自制力低,许多早恋的形式往往会沉醉于自己编织的感情美梦中而不能自拔,把理想、志向、学业丢一边。也许还会有学生这么说:“我们的恋情是建立在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基础之上的,我们的学习成绩都没有退步。”也许的确有这种现象存在,但从长远的角度上来看,中学生的年龄小,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的角度上来说都不十分成熟,未来的人生道路还很漫长,而且加上错综复杂客观条件的制约,大多数早恋都是以失败告终,甚至会导致终生的遗憾。
事实上,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他们的初恋往往是朦胧、盲目的,有时难以自我控制。这种初恋常常是出于好奇或模仿成人的恋爱行为。在调查中,当问及是否明白“恋爱”究竟意味着什么时,有86.3%的学生回答不明白,在回答明白的少数学生中所诉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幼稚而天真。教育工作者对于这类问题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行为去制止,要通过耐心反复的教育和积极的引导,使他们逐步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
当代中学生所呈现出来的心理现象是多方面的,教育者要在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懂得并掌握学生身体发育及心理发展规律,针对类似现象,开展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他们懂得怎样尊重和理解异性;教育他们懂得在和异性交往时应有怎样的仪表和风度;教育他们要把精力集中放在学习上,同时确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我们的社会已进入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这是个多种思潮并存、多种文化形态相互影响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品德教育,尤其显得重要和迫切。在教育中,我们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研究教育的艺术和技巧;要采取丰富多彩,灵活的教育方式,把性教育、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审美教育及劳动教育熔为一体。只要我们这样做了,一定能使现阶段的初中生安全度过青春期,并且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