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元认知理论提高高中英语口语教学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英语论文教学论文 手机版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对英语口语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利用《21世纪英文报》,如何应用元认知理论提高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水平。在一年半多的实验研究过程中,笔者以元认知理论作为科学指导,积极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中学生口语水平。
关键词:
元认知理论 口语教学 《21世纪英文报》 实验研究
一. 研究的起源
口语是语言交流的最基本形式,在跨文化交际中举足轻重。英语口语教学最
根本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2003年9月近一个月的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自己任教的两个班级的高一新生大部分不愿积极参与课堂口语活动,少数学生在口语活动中虽然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但在说英语时却出现很多语言错误。这种状况与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说的教学目标相差甚远。
针对这种状况,笔者于2003年9月底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探讨学生不愿积极参与课堂口语活动的原因。此次抽样调查和实验的对象就是笔者任教的高一(1)班和高一(二)班的总计120学生。
表一 口语学习和口语活动现状问卷调查内容及结果
调查项目 百分比
1.我在自由发言或口语活动中总有一种害羞心理,担心说错而难堪。 40.0%
2.我对老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或谈论话题不感兴趣。 58.3%
3.我认为自己的词汇量太少,语言表达能力差,无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76.6%
4.老师提的问题或布置的口语太难。 43.3%
5.我认为老师设定的话题缺乏背景知识方面的了解,因而不知道该说什么。 27.5%.
6.我认为老师所设计的课堂活动形式不够丰富。 48.3%
7.老师没有在语言形式的呈现及控制性操练阶段让我们感到交际的需要。 51.7%
8.我认为自己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快速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欠缺。 64.1%
9.我担心在交际遇到困难时不知该如何应对。 47.5%
10.我担心出现错误后老师会批评和指责我,使我难堪。 41.5%
调查显示以下几点:1.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交互修正较少。活动中由于没有听懂老师或同伴的话语而无法表达正确的观点和请求;2.学生的语法和词汇能力较差,在口头交际中容易出现许多语言错误;3.学生的语言直觉能力以及对言语的自我监控能力较差,无法在交谈中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4.学生的语用能力较差,表达时容易犯一些文化背景等方面的错误;5.教师过分强调意义的表达,忽视语言形式的正确表达;6.学生在活动前缺乏正确的语言输入及相关的知识背景,因而表达时不知所措。①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笔者于2003年11月开始在高一(1)班和高一(2)班学生中开展了一项实验,以元认知理论为依据,取材《21世纪英文报(高中版)》,进行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改革。《21世纪英文报》时代感强,内容丰富,紧贴学生生活,深受学生的喜爱,是一份锻炼学生口语的不可多得的材料。
二.实验的理论依据
最重要的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而应是指导学习者能够根据学习的规律和学习的具体条件,自觉地组织自己学习活动的能力。要真正地实现让学生能用英语进行交际,就必须重视元认知理论的作用。
元认知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的心理活动的认识与调节,即人在学习中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调节,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调控三个因素,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从元认知的角度来考虑,学生在口语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并不仅仅是对口语材料单纯的感知﹑注意﹑理解与记忆的认知过程。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元认知能力,他们在口语学习中独立性差,只会机械性地操练一些简单﹑常用的句型,一旦在真实的语境中就不知该如何真实地交流。但是元认知策略是可以教的﹑可以学的。通过实验,笔者发现学习者一旦掌握了元认知策略,就会在口语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与阶段
1、2003年9月至10月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对学生口语活动现状的调查,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检索文献,请教专家,开展口语课堂教学调研,举行小型讨论会等。
2、2003年11月至2004年6月进行第一轮口语教学研究。研究对象为高一(1)班、高一(2)班。
3、2004年10月至2005年6月进行第二轮口语教学研究。研究对象为高二(1)、(2)、高一(6)班。高二(1)班、高二(2)班是去年高一(1)、高一(2)班升上来的,而高一(6)班是笔者新添的教学班级,因此该阶段研究将高一(6)班也定为研究对象。
4、2005年5月至6月进行课题总结、汇总论文。
四、元认知理论在英语口语教学研究的应用
(一)丰富元认知知识,培养元认知计划能力。
元认知知识是人们在认知活动中通过经验积累起来的关于认知的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及其特征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事情的能力。②
口语教学中,适当集中知识有助于学生把握口语材料的整体性和流畅性,从而更好地与同伴沟通,达到“话轮”意义的完整。笔者鼓励学生将 《21世纪英文报》中关于文学、电影 、医学、科技、体育、政治、健康等方面的词汇归纳总结,形成树状记忆。还有,在每一次口语活动完成之后,笔者要求学生不断充实丰满常用句型,尤其是那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句型,如打电话用语、图书馆借书、火车站买票、医院看病、谈论未来、体育娱乐等。这样,学生们在讨论、辩论或表演时不会因为想不起某个单词而卡壳,保证了口语表达的顺畅进行;也不会因为重复使用单一句型而使口语活动枯燥无趣,增加了口语内容的丰富多彩。
口语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元认识计划能力。着手每一个口语任务前,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活动目标﹑活动计划等。教师应该告诉学生(1)这个口语任务要达到什么目标(2)为什么要开展这个任务(3)怎样开展。要让学生在真正的口语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元认知策略,指导自己成功地完成口语活动。例如第164-165期有一篇论述青少年吸烟危害的文章“Lost of smoking”。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完整篇文章后,各小组准备一篇两三分钟的小演讲,各组自己确定观点,勾勒出演讲的主体框架,课前选择和收集信息,激活他们头脑中的相关知识,整理出属于他们自己鲜明观点和充分论述的小演讲。
(二)、加强元认知体验,训练监控调节策略。
口语课上教师可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多感官、全方位训练,即将视、听、读、说四个方面有机结合,创造口语训练氛围,进行多元语言输入输出,使学生多维度地感知知识,大大增强他们的元认识体验,从而培养他们的英语语感和口头表达能力。③ 例如第164-165期有一篇介绍今年两会代表的文章。笔者让学生快速阅读完之后,设置了几个相关问题,让学生口头限时回答,然后笔者播放从网上下载的一则关于今年两会的英语新闻,并配以冯巩、黄宏等两会代表的图片。要求学生听完新闻两遍之后,模仿VOA special English Program的语速和音调复述刚才的新闻。最后,又让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陈述收集整理出的我国两会代表与英美两国议员的不同。
在这个元认知体验的过程中,记忆监控就起到了作用。学生边播报边回忆,呈现元认知体验中记忆深刻的,而对于未能完全记住的内容,学生又采取一定的调节补救策略。
笔者在设计口语主题时,也考虑到它的延伸性,活动既可以在课内实施,也可以在课外语言训练活动中继续,使学生形成系统社交语言能力和令学生讲英语的兴趣得到开发,继而再形成他们热爱讲英语的内驱力。例如,上述活动课内完成之后,笔者邀请两名我区两会代表的英语教师用英语介绍今年两会的情况,与学生作互动的交流,学生表现得饶有兴趣十分踊跃地发言。
学生在对两会代表的整个认知过程中,不断地自我观察,自我评价每一个活动小阶段的目标和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调节,丰富补充构建完整的认知过程。
(三)传播反思方法,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元认知体验对认知策略会主动监控、调节和统摄。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思考与体验自己的认知活动,唤起较高的情感,这是维持﹑监控、调整学习行为的重要条件。②
“信息”不仅仅“回忆”或“回顾”已有的心理活动,而且要找到其中的“问题”以及“考案”,找出“解决方法”。元认知理论深化并拓展了反思的观念,不仅使反思的内涵与步骤等更清晰、更容易把握,而且使反思由过去单纯的心理现象变成一种实践行为,直接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培养自身能力。对每一期的报纸,笔者都要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以小组为单位(4—6人为一组),每人任选一篇,写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心得体会等。每一次的报刊教学课,请几个小组派代表作一两分钟的读书心得汇报。
每次口语活动完成之后,笔者都要引导学生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要对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做出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清楚自己应努力的方向,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笔者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及教师评价三种方式,除了常用的问答法、观察法,笔者还要求学生坚持记学习笔记,不断反思自己。一段时间下来,成绩显著。
五、实验成果
(1)学生的自我评价
笔者于2004年7月和2005年6月分别对几个实验班进行了关于学生口语活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2005年6月对高二(1)班学生的调查情况。(有些项目某些同学未填)
调查项目 是 (百分比) 否 (百分比)
1、在自由发言和口语活动中我总有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 76.7% 23.3%
2、我对大部分的口语话题很感兴趣。 66.7% 30.0%
3、我乐于参与教师设计的各种口语活动形式。 70.0% 28.3%
4、口语表达时,我能用正确的词汇和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 53.3% 41.7%
5、每次口语活动之前,我都会明确活动的目标,制定活动步骤。 83.3% 16.7%
6、每次口语活动之前,我会主动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 57.7% 42.3%
7、每次口语活动,我都乐于与小组成员积极配合。 63.3% 31.7%
8、每次口语活动,我都要反思,归纳总结。 73.5% 36.5%
9、在口语交际遇到困难,我会向教师或同伴寻求帮助或改变策略,改换别的表达法。 50.2% 48.8%
10、通过口语活动,我认为自己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快速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有了提高。 68.5% 32.5%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口语学习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增强,能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不断地调节,积极监控,认真反思。
(2)他人的评价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笔者积极联系其它英语教师、外教和外籍专家与学生进行英语沟通与交流,他们都对实验班的学生给予较高的评价。笔者本人还建立每个学生的口语学习档案,从中可以清晰地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口语学习方面的进步。
(3)考试成绩的提高④
新课改强调注重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全面发展,口语方面的提高大大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听、读、写能力的提高。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下表即实验班与对照班考试成绩比较表。
表:2005年4月3个实验班英语期中考试成绩与对照班的对比
班别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高二(1)班(实验班) 105.0 12.3% 82.4%
高二(2)班(实验班) 100.3 9.6% 81.7%
高二(8)班(对照班) 89.1 3.8% 65.8%
高二(9)班(对照班) 83.9 1.2% 66.7%
高一(6)班(实验班) 98.8 8.4% 79.5%
高一(7)班(对照班) 87.5 2.6% 72.5%
高一(8)班(对照班) 86.3 4% 70.6%
实验班高二(1)班、高二(2)班一年半以来各次期中期末英语成绩平均分对比。
班别 高一(上)期中考 高一(上)期末考 高一(下)期末考 高二(上)期末考 高二(下)期中考
高二(1)班 83.6 92.3 98.7 102.5 105.0
高二(2)班 86.3 92.1 96.5 97.8 100.3
(4)口语比赛
三个实验班的学生在校口语比赛中均取得不俗的成绩,有多名学生包揽一、二、三等奖。
六、结语
本课题研究证明元认知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全面提高中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方法还要在今后漫长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改进、完善。我们在不断学习、积极实践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深化此研究,不断提高口语教学水平,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①戴军熔 “行动研究在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外语教与学》 2004年8月
②黄远振 《新课程英语教与学》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年9月
③潜旭明 “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中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5年2月
④李咏欣 “对影响口语交流心理因素的探讨及其策略的研究”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5年2月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