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英语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 |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英语论文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cherrychen [摘要] 本文利用英语学科特点,挖掘美育因素及英语教学过程艺术化等方面,初步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 关键词:审美教育;美育因素;英语教学;艺术化 伟大的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在素质教育深入人心的今天,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已为人们所认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地成长,而且还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其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此外,美育还能陶冶情操,增长智慧,激发热情,增添生活乐趣,进而给学生以思想的影响,养成健全的心智,培养高尚的人格。所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活跃英语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强化英语的美育功能,增进对各国文化背景的了解,使中学生体会到不同语言及人情之美。那么,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 首先,充分利用英语学科特点,挖掘美育因素。 1、把握诵读节奏美。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其自身的美是显而易见的。英语语言清晰,它给予英语以优美的表现形式。通过对英语语法骨架的分析和逻辑推理,培养学生的思辩之美;英语语调的多种变化,丰富了口语的表达内容。如He is a doctor.这个句子可以用降调也可以用升调,用降调表示肯定、确信,用升调则表示疑问,没有把握。因此,英语语调的多变性把人的喜、怒、哀、乐以及介乎其间的多层次的感情色彩——兴奋、淡漠、轻松、沮丧、肯定、犹豫等准确地表达出来了,使人们充分地感受到这种语言的音乐之美以及所蕴涵的情感美;由于英语节奏分明,重音突出以及停顿、失去爆破、连读、语流等的使用,速度、音色的变化,更能体现出“洋腔洋调”独特的表义功能和美学特征。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诵读,感受音韵和谐的节奏美;另外,英语流畅、圆润、简省、快捷的书法,堪称绝妙的线的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2、领略意境想像美。现行中学英语教材中,选入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且都是名篇佳作,篇章多,题材广,如人物传记、寓言故事、活动记述、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科普小品等材料。这些文学作品不仅内容丰富,思想性强,而且语言规范简炼、鲜活优美、生动形象。因此,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中加大阅读量,让学生充分感受语言文字的美。通过阅读,让学生熟悉作家,潜移默化地受到古今中外名家崇高人格美的感染和熏陶,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友谊的珍惜,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奋力进取,爱美求美,创造美的情操,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不同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感受和理解不同文学作品所反映出的不同的时代精神和社会风貌,领略异国风土文化之美。 3、写作训练,怡情悦志美。现行中学英语教材中选入了各类广告、信函、公告、图表和标志等实用文体,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中学生学语言的目的是运用语言,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中学生的写作训练。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英语活动,如朗诵、表演、听音乐、看录像、开英语晚会、做游戏、郊游、慰问等,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营造出浓烈的英语氛围,要让学生在活动和生活中多观察,发现美好的事物,以丰富的想象再现美、创造美的情境,并用准确优美的文字和适当的表现手法,将美好的人和事物再现出来。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的发现美、认识美、表现美,得到美的陶冶,感受到创造的乐趣,深化并巩固英语课堂教学的成果,提高审美素质。 其次,加强教学的艺术性。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坚持以教学艺术为主,把教学活动作为创造性的,能给人带来美感的艺术活动来对待,充分发掘语言、方法及师生自身的艺术潜力。一方面把中学英语教学从整体上作为艺术创作对待,另一方面注意教学活动过程中各个部分的艺术表现。对英语教师来说,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使自己的教学过程艺术化,在教学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尚的审美情操。 1、提高教师素质,美化人格 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教学水平的高低,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必须博学博爱,敬德敬业,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执着的追求精神,高尚的品德。英语教师不仅应具备在哲学、教育学、教学法、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美学和英语、汉语上的全方位修养,同时应认真开展英语教学研究,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孜孜不倦地探求教学规律,把教学和教研融为一体,从而在教学中不断地发明和创造,使自己的教学艺术化、审美化,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陶冶。 2、加强教师的艺术修养,美化课堂氛围 教师的音容笑貌和言行举止都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英语学科是一门技能课,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应掌握一定的绘画、书法、音乐、表演、朗诵、编剧和导演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样就可以在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同时,恰如其分地发挥一些特长(激活课堂教学),把语言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同时也给课堂营造了一种和谐美的氛围,自觉地把学生带入了审美的境界,进入了自由创造的天地。 3、教态自然,美化风度 美人先美己。教师的仪容、风度、表情、手势、目光等等,是教师本人在学生心目中直观性最强、表率性最强的整体形象。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向学生传递信息,感染学生的情绪,影响学生的修养。因此,教师的教态必须自然,具体表现为服装整洁、仪态大方、精神饱满、动作从容以及亲切的目光、含蓄的微笑、轻松的表现、和蔼的态度。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应表现出对学生的关爱、信任、期待,碰到课堂秩序混乱,学生答不起问题,教学过程中遇到挫折,听、说、读、写中出现错误等情况,必须做到遇乱不急,受挫不燥,保持美的风度,让学生为自己的老师而自豪,为自己的老师而骄傲。 4、令人心旷神怡的语言美 生动的教学语言对学生是一种享受。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美应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前提。因此,教师必须过好语言关,做到准确、简明、生动、形象、幽默、流利、条理清晰、韵律、节奏感强,抑扬顿措,婉转动听。把学生引入一种美妙的意境,让他们带着愉悦的心情,美好的遐想去接受知识,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受到美的陶冶。 此外,在英语教学中还应让学生适当的了解一些美学知识,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审美;理解什么是审美感知、审美联想、审美创造;什么是优美,什么是壮美等。循序渐进地提高中学生对美和美学的理性认识,帮助中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总之,中学英语是一门技能性强、人文色彩浓厚和审美因素丰富的基础性学科,它的任务包括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实用能力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增强学生对各国各民族各方面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辩别能力,因此英语教学不仅应该成为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应该成为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领悟作品的思想美、语言美、结构美,接受作品情感的熏陶,引导学生对社会、对历史、对时代,对人生进行体察、感悟,寓美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中,从而培养健康的情趣,优美的情感,坚韧的品质,顽强的意志,崇高的人生观和审美观,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时代和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 李俊.《中学英语教学与美学教育》[N].考试报,2002-7-16. How to Permeate Aesthetic Education into Middle English Teaching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ermea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middle English teaching by making the use of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finding out the element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making the process of English teaching artistic. Key words: aesthetic education; middle English teaching; element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rtistic 听 后 感 cherrychen 虽然这次我只听到了四堂优质课,可它们带给我的震撼却相当大,看了一下外面的世界,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感受挺多的。在此,我总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教学观念必须真的转变。虽说我们也一天到晚在提到教学观念的改变,什么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要搞题海战术等等。当然我们的教师也在教学中不断尝试过类似的教学,可当我们考虑到最后必须面临高考这一关的时候,还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自觉地又将教学观念转移了回去。但从这次听到的几堂课,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教学观念的确是真的转变了:整个课堂真正地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每个环节都必须有学生的参与才能完成,而且学生参与的面也是相当大的,学生在其教学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培养与提高;而教师的角色真的是象一个导演那样,控制着整个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整个课堂显得是如此的井然有序,环环相扣,而且整个课堂生动有趣,高潮迭起,教学中不断的出现很多亮点,这些与我们平时的教学真的是大相径庭。看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教育的指导思想真的是要真正转变过来,并要落到实处。 第二: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是知识传授的必要载体,是各种教学方法的主要体现。如何控制、把握整个课堂,如何在课堂中将同样的知识更有效的传授给学生,如何使整个课堂井然有序、生动有趣,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乐学而不是苦学……这些问题也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讨研究的。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课堂艺术,现在我们需要的终生学习,因此每一堂课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还应是学习方法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每一堂课真的就象一件艺术品一样,需要我们精心地雕琢,认真地打磨, 以体现出它要表达的思想。我这次听到的有三堂课虽然都是同样的教学内容“Good Manners”,但三位老师的处理方法截然不同,收到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在此就以他们各自的引入作个简单的比较,虽然引入都是用了几个简短的 video,教师乙和丙都和我们所考虑的处理方法一样,自拍了校园里学生表演的几个场景,以展现“good manners”和“bad manners”,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和事件来引起他们的兴趣,做出他们正确的判断,直截了当的引入本课要讲的主题,这种处理方法比较传统、直观、直奔主题;但教师甲所选用的video却比较新颖独特,他剪辑了 CCTV-10的一个英语口语少儿组比赛中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的两三个片段,在那小女孩开始张口的一刹那,她就已经吸引了全体在场师生的眼球,大家都期待着倾听这么一个几岁大的小孩子将说些什么,小女孩的英语说得出人意料的流利,话也说得天真不做作,加上她那种自然的童音,相当的悦耳,简直就是个可爱的小天使,再加上她敏锐的反应,机智的应对,赢得了所有在场师生的掌声。在她自我介绍和机智应答中,小女孩都表现得落落大方,非常有礼貌,运用了“good manners”中一些常见的礼貌用语。这样的引入让人着实感兴趣,并且有一定的期待和悬念,又显得是那么的自然。这真的是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和准备,就象相声一样,为观众一层一层地抖出“包袱”。这里还顺便提一下教师甲对听力的处理,他真的是循序渐进,让学生一步一步地去把握整个听力内容,第一遍让学生找出对话人所谈及的两个problems,使其从整体让去把握它;第二遍就其中一些小的细节设置口头判断题,检测的时候将全班分为A、B两个大组,让一个同学上来当记分员兼裁判,使全班的同学都动起来了,回答问题的时候相当踊跃,师生真的实现了互动,这一遍学生不仅了解了听力内容的某些细节,又让他们在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驱动下,让整个课堂活跃了起来,设计得十分巧妙;第三遍边听边填空,让学生部分回答和整体回答相结合,这一遍学生已完全没有障碍,听得清清楚楚,教师甲对挖去了的空也是经过精心考虑设计的,需要填的单词或词组全是good manners的用语,经过填空不仅完成了听力训练,而且再次复习和总结了礼貌用语,突出了本堂课的主题,并很自然地过渡到了教学的下一步,显得是那么的顺其自然 。看来一堂高质量的课真的是需要用心对待,要力求让每堂课产生亮点,使学生得到最大价值的收获。 第三: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教师既然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导,那么这个“导演”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的“作品”质量的好坏。常言说的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关系就是指的这个道理。就拿我们英语学科为例:首先,你的专业知识必须过硬,口语必须标准、流利、地道,专业知识必须扎实。虽说知识是无界限的,但作为教师,你至少应当在你的专业这一块比你的学生要高出四、五个档次,这样你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才会拥有更多的自信和学生的信服,教起来才会成竹在胸,游刃有余;我们不仅要精通我们的专业,还得“一专多能”,懂得更多与专业相关或以外的知识,尤其我们语言学科,与其他学科都有一定的联系和渗透,知识面太窄甚至会限制你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知识更新的时间越来越短,我们要想适应今天的教学,就得活到老学到老,与时俱进,了解更多新的资讯,不断地更新我们的知识……还是拿那三堂课为例,它们的结尾各有长处:教师甲在完成了既定教学目标后,合着淡淡的背景音乐,为学生朗诵了一首英文诗,看得出来这首诗是这位教师自己写的,整首诗篇幅不长,却运用了常用的礼貌语,体现了“Good manners”这一主题,朗朗上口,易学易记,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教师乙结尾显得很有意思,他以一首自编的英文歌为词(词里面也是以“Good manners”为主题),用大家所熟知的《红河谷》为曲,为学生唱了一首歌,并教学生唱,新颖独特,并让人意犹未尽,很快乐放松;教师丙的结尾则是以总结各种礼貌用语结束,给出了十多中情形,总结了不同的表达方法,并教全班同学一起齐读这些表达,让她的教学内容得到了延伸与扩展,使学生打开了思路。从这精彩的三堂课里面,我们谁都可以看到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对整堂课的成功与否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师作为知识的载体,更应该时时“充电”。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更是与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 我在此仅以上述这三点谈了一下我的一些感受。当然,并非这三点就能完全说明我的感受,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只有一点,教师必须用心去对待教育和学生,这样所有的难题都将迎刃而解,你觉得呢?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 ||||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