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备课中怎样备学生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英语论文教学论文 手机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笔者以为,从教学过程的启动阶段——备课开始,就应贯彻这一理念,并体现在备课内容的诸要素之中。以下仅就备课时“备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方法、策略等作一初步探讨。
  一、备学生在备课中的意义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并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同时,还要分析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合理采用适合学情特点的教学方法,设计适应学生个性、能力发展的教学内容,以及对学困生应采取的补救措施等。教师通过备学生,加强备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一)深挖学生潜质
  学生智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优势。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想看待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深挖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质。教师特别要尊重学生由生活经验引发的思维,坚持“思维无禁区论”,视学生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有潜力的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其潜能,促进自身的主动发展。
  (二)提高学生素质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素质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备学生时,一方面要从学生思维方式出发,确定教材中哪些内容能拓展学生能力和思维,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另一方面要依据学生认知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及“最佳发展区”,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对教材进行适当重组和整合,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感受学习的意义。
  二、备学生应遵循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备学生的过程,就是深入研究学生的过程,就是不断弘扬学生主体精神的过程。
  教师通过备学生,解决学生现有水平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起到调节学生与教材之间关系的作用。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
  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归根到底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因此在备课中教师应多创设给学生自由活动和展示自我的内容,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欣赏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差异性原则
  教师要做到尊重差异,承认差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备课。备课中要利用多种反馈渠道,积极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条件和情境,尽可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学困生都各有长短,应注重在教学中进行“分层指导”、“因材施教”。
  (三)发展性原则
教师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主体的能动性。要客观地分析、研究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用“你能行”的期望来激发学生“我能行”的自信。学生的潜能包括潜在性、终身性、系统性、模仿性、补偿性以及无定向性等特点。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教师不能一味地重视学生成绩的高低,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忽视一些学困生身上隐含的潜在能力。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和非智力潜能,并据此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果子”。
  三、备学生的指向和内容
  (一)知识基础
  要做到了解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这对备好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刚接班时,应对全班学生以前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调查,对每个学生以前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个综合研究。教师应把以上所做工作进行详尽的分析,分类登记,并注明哪部分知识学生掌握得较差,哪部分知识学生掌握较好。开学后,每次单元知识检查后,都要系统做试卷分析,找出学生存在较多的问题,载入备课本,研究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普遍的问题要在备课中体现出重点指导,个别的问题应当加强个别辅导。
  (二)能力基础
  在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等。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备以下六种能力,即合作交往能力、创新能力、选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抗挫折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教师首先要将这六种能力结合所教年级制定出应达到的目标,合理地进行备课。以“数学学科创新能力”为例,制定的目标是:低年级能够按照教师讲的内容、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维,随学随用数学概念解题,能想出有直接联系的知识,掌握三步以内的思考过程。中年级能围绕一个中心内容进行思维创造,能够联想到新知识与所学过知识的联系、区别,有层次地思考问题,具有初步的思维创造方法。高年级能够有理、有据、有层次地思考问题,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能多角度、灵活、敏捷地思维问题,联想迁移能力较强。
  (三)认知基础
  要了解学生,更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概括为“动作—感知—表象—概念”。教师要根据知识、内容的科学逻辑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学生认知活动的能力,注重从知识的整体入手,突破知识“一次完成论”。对数学教学中一些重要概念和规律的揭示,应注意遵从适应知识内在的矛盾关系,并有意识地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四)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是备课环节中一个重要成分。情感因素是伴随着知识经验的掌握、观念的形成以及内部智力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它对外部智力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发展服务,因此,作为教师要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在与学生接触中,了解、分析、记录学生们存在的各种问题,调整方法、制定相应措施。例如:教学一年级文字应用题:小明昨天做了5道题,今天做了同样多的题,两天一共做了多少道题一年级学生对于“同样多”不甚理解,教学时可以设计为请五个同学来唱歌,同时请五个同学来伴舞,然后引导学生编出应用题“老师请同学表演节目,五个同学唱歌,跳舞的同学与唱歌的同学同样多,唱歌和跳舞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这个充满情趣的环节设计使同学们顺畅、清晰地掌握了解题思路。
  四、备学生的方法
  (一)深入研究学生,找准教学起点
  什么是教学起点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态度等,就称为起点行为或起点能力。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最重要的因素。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所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像,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如果教师按事先所设定的内容教学,起点不一定是真实起点。教师要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就必须把握教学的真实起点。
  我们建议教师要从以下方面切入:
  第一,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样没有掌握的是哪些知识?
   第二,哪些新知识学生自己能够自主学习?哪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通过对学情的了解,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从而很好地把握教学的起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突出教学的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师事先对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不仅熟练地掌握了“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并且大多数学生对将要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有相当的了解。因此,把教学的起点定在让学生“写出一个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可能会出现不退位和退位减法两种情况,这样的设计体现了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
  (二)关注个别差异,设计不同要求。
   教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要细心观察,并充分估计。要打破传统教学的“一刀切”教学观的束缚,采取“分层教学”、“分类施教”。
  1.设计课堂教学分层。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备课时要因人而异地设计教学环节,做到扬长避短、分类指导。课堂的提问,新旧知识的迁移,新知识的讲解等方面,都要针对学生差异,设计不同层次问题,使能力较强的学生发展了思维,能力中等的学生产生了兴趣,能力较差的学生掌握了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提高。
   2.设计课堂练习分层。练习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技能转化为熟练活动的过程,是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随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练习。教师可针对本班学生的学习差异,设计三个层次练习,即: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引深练习。通过分层练习,使各类学生学有收获,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3.设计作业分层。 布置作业是检查教学质量及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种手段。作业的布置不应整齐划一,在掌握各层次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后,可分层设计。将作业分为A、B、C三组。A组为基础,B组为中等,C组为最佳。通过分层作业设计使全体学生不同程度落实新知,充满对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志趣的基础上备课,在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设计教案,才能备好课,进而上好课,达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境界,为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