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与认识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揉合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英语论文教学论文 手机版


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心理学家们开始了系统的学习理论研究。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华生和俄国巴甫洛夫所建立并发展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与此同时,另一学习理论的流派,认识主义理论或认识一格式塔理论,也在生长发展起来,并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对立。进入本世纪五十年代,虽然这两种学习理论产生融合互补的趋势,但是认识一格式塔理论相对占有较高的优势。本文将对这两种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其揉合使用的必要性以及作者在实践中操作的心得体会。
一、行为主义与认识主义学习理论的观念比较。
1)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因此学习者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外界刺激的变化。他们认为在情境和大脑的反中不存在现实的反映这一“中介”,也不注重学习者心理内部状态于学习过程的影响,从而忽视了学习者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作和主观意识。
认识主义的心理学家们认为学习不是机械的反应,而是学习者在动地感知世界过程中了解事物的各种结构关系。人的学习是一个充智慧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顿悟的过程。学习是有目的、特定的、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学习者会产生一种“啊哈!原来是这样!”情绪上的体验。
2)行为主义者认为所有的学习在于习惯的形成,也就是说把许多散乱的无序的反应通过条件反射的过程变成学习者脑中的有序的反应,即习惯的形成。这种“习惯”理论排斥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和分析过程。
认识主义的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中,一个新的观点、见闻或经验是被学习者旧有的认知结构所吸收,或者引起旧有的认知结构的改造以产生新的认识范畴。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者“借以主动选择知识、记忆知识和改造知识的手段”。最好的学习状态就是通过概念化或类型化的活动来理解认识外界繁杂紊乱的事实。
3)行为主义者对于学习动因的解释强调外力的强制作用和生物性的内推力,他们认为人的心理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神经性活动。
认识主义的心理学家们用目标、期望、意向等解释学习者的动机。他们认为心理本身是一种动力装置,学习动机不是被刺激或强制产生的冲动, 而是在一个能动的心理情境中发展起来的想学习的愿望。激励学习者的不是外部的强化诱因,而是他的内部的认知状态或“心理力场”的作用。
4)由于上述心理学方面的分歧,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主义理论在教学过程中也有着明显的分歧。
行为主义者强调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知识的准备。他们强调学习的“小步子”过程,把教材的单元分成若干细小的相互分离的知识点,一点一滴地呈现给学生。坐在行为主义者的“程序启发式”的课堂里, 学生只需要被动的被操纵使可“完成”学习的过程。
而认识主义者更重视学习者心理的准备状态。他们认为教学目标的实现在于旧有知识的引申和学习者的认知水平的发展,而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认知欲望和情感要求。他们会通
过复习旧有知识进入新课,他们会开动脑筋将富有“挑战性的”的问题摆在学习者的面前以激发他们的认知兴趣。他们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学习者不断产生爆发思想火花即产生顿悟的过程,是自主地发现的过程。他们强调教师与学习者双方对于学习目标的整体把握和在教学过程中的双向参与与交流。
总之,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外力的作用, 而后者强调内在因素的作用力。无论是单独地使用其中之一,都会导致教学过程中的失之偏颇。只有充分地领会其要义将其揉合在一起,才可能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二、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揉合使用的心理机制。
1.从影响教学效果因素的构成来看两种理论的揉合是必要的。
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与他的学生经过实验曾经得出结论:
1)认知的前提特征在学习中起50%的作用。
认知的前提特征是学习者能力倾向和认知结构的总称。如果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是排斥所学习的事物的,新信息便无法被接纳、内插或储存,这样学习活动便很难进行。
2)情感的前提特征在学习中起25%的作用。
情感的前提特征是指学习者对于所学课题的情意、态度、兴趣、对学校的看法、对自身的认识、 自制力和恒心的系列因素的总和。
3)教学的质量在学习中起25%的作用。
这里所谓的教学质量是指对于学习任务要素的表达、解释和顺序安排趋向于适合学习者的程度。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由于其强制性、顺序性、细致性等特征在帮助学习者形成最初的认知结构、语言习惯培养以及思维定势形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发掘学习者的潜能、开
发思维以及培养情感特征方面具有独到的功用。既然认知结构和情感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起75%的决定性作用, 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柔和运用两种这教学理论以帮助学生在两方面同时发展便是必要的。
2.从中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来看,两种教学理论的揉合是必要的。
在中国,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是12—18岁,初中为12一15岁,高中为15一18岁。
处于少年期的初中阶段的孩子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母语认知结构,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他们已经“通过一系列漫长而错综复杂的无意识的准推理步骤而发现了他的母语的生成语法”。他们具有一定的形象思想能力, 同时依然记忆力旺盛。然而他们抽象思维的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对于第二语言的习得尚处于经验阶段, 因此采用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去加强外部环境对于学习者的刺激以帮助形成学习者脑中的反应或强化已有的记忆痕迹是符合他们的心理条件的。另一方面,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完全机械的无意识的方式建立完全孤立的反应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二语言中信息符号所代表的含义时常会与初中学习者脑中的旧的存储痕迹发生联系或联想,后者或干扰或强化前者的信息获得过程。如果教师采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合理部分去设法强化这种信息获得过程,促使新旧信息符号之间的联系,触发学习者的正面的联想,那么必然会帮助学习者形成新的语言知识网络。况且12一15岁的孩子,尤其是当今处于“信息爆炸”时代前沿的孩子,心理年龄往往早熟, 因此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推理能及情感特征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相当的发展。那么在此基础之上教师采用认知主义的途径来运用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激发他们自己发现语言并运用语言规律便是可行的,同时通过“移情”的途径来达
到“移情”的效果也是可能的。
15一18岁的高中学生的智商和情商已经接近成人的智商和情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依旺盛,而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产生突飞猛进的发展,情感特征日趋完备。因此高中阶段语言教学中行为主义学习途径的使用比例将会缩小,而认知主义学习途径的使用便应该大大增加。
正因为此,国家教委的新的外语教学大纲才提出初中听说领先,读写跟上,高中强调阅读技能的培养。前者需要行为主义的习惯培养,后者需要认知主义的内在能动力的激发。不同的阶段侧重点不同,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
3.从发展中学生基础学力的目标来看,两种教学理论的揉合是必要的。
首先什么是学力和基础学力?
学力的广义概念是指“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能力”或是指借助学科教学而形成的潜力。因此学力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学力的媒介是人类的文化遗产(科学、技术、艺术的体系)的传递。通过有计划的、系统的教学,人的基本能力才得以形成。学力同学习者的内部条件处于不可分割的关系之中, 它是在同人的各种能力、功能、特性的整体发展的有机联系中形成的。学力必须在学习者的主体侧面(动机、兴趣、意识和主体性等)和客体侧面(客体化了的教学内容)的结合与统一之中形成。
基础学力的学力的一部分,是学力的纵向发展中的最初层面。基础学力的内涵以要素性能力(如文字和计算能力)为基础逐步深化。基础学力的外延环绕“读、写、算”三基而逐步扩展。这种内涵与外延构成了学习者的认知结构。除此之外,基础学力还包括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方向与程度。从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来看,基础学力是在人的
生中不断提高和发展的
基础学力和学力的关系
同时受社会理论和
阅下图:
要求所制约
性格因子 智能因子
┌─────────────────────┐
│——基础学力—*解决问题能力——k创造性能力│
└─────────────────────┘
生理因子
现代化社会或未来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知识社会、后工业社
会、超技术社会。因此未来需要的学力首先是创造力。日本京都大学
pf宏雄教授曾经归纳了现代基础学力的特征。
1)广度与深度。学习应该成为追求知识和经验的广度与深度的
手段,成为不断解决问题的“力”。所有的学生必须掌握这种“力”。
2)创造性。不仅是创造意愿,而且要有创造的能力和手段。
3)时代性。开拓新的知识与认识世界的“力”的态度。
因此在基础学力重点发展的中学阶段,就应该注重学科发展的发
景和新知识的补充,注意学习者认知目标的发展,注意学习者对于信
息的选择、理解和处理能力的发展,注重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评
价能力的拓展,注意学习者人格的健康发展。而要实现上述的一切目
标,带有强制性质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依赖倾向学习在对于
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系统地高密度地掌握记忆性系统知识有着显著
的经济实用性。而带有启发、激发或开拓思维特征的认知主义学习理
论指导下的独立倾向学习在培养好奇心、自信心、独立思考能力、创
造性思维和强化学习动机以及独立人格的发展方面有着明显的长足的
催化作用。
因此行为主义学习
4=
4一
用对于学习
者基础学力的发展会发挥相辅相成的作用。
三、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揉台的尝试与体会。
基于以上观点,笔者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了几年的有关的观察与尝试以后有了以下的心得体会:
1.教学材料的导入过程中遵循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注重激发好奇心,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注重贴近他们的生活范围以及情趣爱好,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充分发挥“心理力场”的能动作用。使得他们迅速进入新的情境,并始终能够兴趣高昂地进行主动性学习。
2.教学材料遵循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以整体呈现的方式出现以培养学生的宏观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习者以划分层次或列图表方式寻找发现内在的时间空间人物或其它方面的发展线索,培养他们的独立阅读能力和发现能力。
3.系统知识点的传授与操练采取二者相结合的方法。最初应该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纷杂的信息量大的语言信息符号强制性输入开始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再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原则诱导学习者自己发现并归纳规律,培养他们的微观上的细微发现能力。然后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再进行演绎性的但是有系统并且由浅入深的有语境的操练, 以巩固他们大脑中的暂时性神经联系。
4.课后的作业少而精,逐渐减少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机械的操练性练习的比例,增加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发掘性研究性作业的比例,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不断发现中培养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如可以布置这一类研究题目:《你眼中的当代最成功的十位人士》,《我市目前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卡通片与中学生》。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总结,归纳,思考并关注社会与实践。
5.遵循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注意测试的贴切性和客观性,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的成就感。学生获得的成就感越多,就会越自信。越是差的学生就越需要成就感的支撑。要及时发现并表扬学生的进步,哪怕是最微小的进步,而避免过多的批评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引导他们去发现自己的潜在能力和素质。
6. 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认知规律为指导,利用学生天性中的表现欲,举单词竞赛、英语歌曲卡拉OK竞赛、演讲竞赛、背诵竞赛等等。发展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上进心。
7.遵循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重启迪的精神,注重视觉空间、言语空间和思维空间的“留空”,不要全部整体地“喂”给学生,不要束缚学生的思维和手脚,要以暗示和启发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因为想象是创造力的基础。创造力是想象力、基础学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总和。
8.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注重情感因素对于学习的反作用力。与学生建立互相信任的友好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个人爱好和情趣,注意个体之间的差异,加强个性化教学。注重教师的个人素质的提高。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一切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将会在友爱中学会友爱,在信任中学会信任,在尊重中学会尊重。能否学会这些是学生人格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而人格的能否健康发展又是能否发挥人的潜在能量的保证。
在采取了上述教学改进步骤以后,学生的学习效果无论是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飞跃。

综上所述,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揉合运用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当然, 当今世界上的教学理论已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只是孤立地使用一两种理论去指
导教学实践显然是不够的。笔者将继续尝试,不断改进, 以不断向
学领域里的更高境界发展。
参 考 书 目
1 《现代教学论基础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胡学增 沈勉荣 郭强 编著
2 《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 珍妮特•沃斯〔美国〕戈登•德莱顿[新西兰]编著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