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英语论文教学论文 手机版



【内容摘要】在中国普遍是大班制的制约下,单纯使用交际法而偏废语言知识的教学会产生很多弊端,不利于学生语言技能的进一步提高。因而在教学中应采用“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富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即:语言教学和语篇教学兼顾;注意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归纳、总结和训练;提倡中国传统的语言习得法——背诵。
【关键词】中国特色,语言知识,背诵
最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英语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为他们今后升学、就业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的重要基础。因而单纯采用西方的交际法教学,忽略语言知识的归纳、总结和训练,容易产生以下几个问题:
1. 忽视适当地对语言各单位的分析讲解或讲解不够系统,会导致学生不求甚解,这不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久而久之,课堂上能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只剩下寥寥无几的个别学生,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课堂上只能当旁观者。这种结果会阻碍合作学习的开展。而合作学习(根据教育部最新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是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
2. 在测试中,书面表达能力的得分远远不能达到所提出的要求。例如:做短文改错时找不到错误所在;在汉译英和书面表达中出现的问题俯拾即是;即使一些非常简单、基础的词汇,学生也不会拼写或翻译。
3. 学生在语言知识方面的欠缺,使他们很容易受母语干扰。由于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零碎、没有系统性,缺乏语感,他们常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总想从母语中找到英语的对应,因而创造出很多中式英语(Chinglish)。例如:The room has a table. There are some people live in the village.
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很多高中学生面临高考时,往往处在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境况。一方面很想考出好成绩,另一方面又感到力不从心。尽管单词成千地记,阅读一套一套地做,磁带一
盘一盘地听,可实际运用起来仍感到吃力。尽管教师花费了不少心血,也收效甚微,有时事倍功半。
社会语言学家 D. H. Hymes(海姆斯)把交际能力概括为四个特征:能辨别、组织合乎语法的句子;在一定的环境中能使用合适的语言;能判断形式的可接受性;能知道语言形式出现的概率。由此可见,语言知识被放到了显著位置,是交际能力的基础。为了使高中英语教学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使学生学有所获,真正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必须对语言知识的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使语言知识教学和语篇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以下做法可供借鉴:
1.正确处理好语言知识教学和语篇教学的关系
在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同时,注意连句成篇的语法纽带,例如:省略、倒装、替代、时态、一致等。教师可以从文学欣赏的角度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一边又不放松对语法结构的分析与讲解。例如:在SEFC Book 3A Lesson 34 中出现了“There are also records of gymnastics being performed in China.” 首先通过提问让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结构有初步了解,然后再详细讨论“being done”做定语与学过的其它形式(doing, done, to be done)做定语的不同。整篇课文学完后,再将时态的基本用法和特殊用法进行归纳,使学生对时态有更全面更系统的了解。最后虚拟一个情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使他们学会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合适的语言。
2.注意连句成篇的词汇纽带
词汇是建筑语言大厦的砖。没有词汇,语言大厦只有一个框架。词汇直接影响着语言大厦的美观甚至功能。教师不能孤立地从字典上照搬某些词的用法并把他们罗列在一起,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让他们自己在篇章中去理解其意义及其在篇章中所起到的纽带作用。通过分析词汇的纽带作用能使学生正确地运用所学词汇,并能举一反三,从而扩大词汇量。词汇纽带包括关键词的重复、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的使用及平行结构的使用。正是由于词汇纽带的作用,学生在阅读一些难度较大的文章时,通过自己所掌握的有关词汇纽带的知识,能够较快并且较准确地读懂各种体裁的文章,从而提高语篇阅读能力。
3.注意连句成篇的逻辑纽带
逻辑纽带的重要性在于它能表示作者的思路和篇章的意义重心。如果一组意义相关的句子不通过一定的过渡词语合乎逻辑地连接起来,这组句子就不能构成篇章,就不具有篇章所必需的连贯性。这些过渡词通常是由一些连词、连接性副词、或一些介词词组、插入语、非限定分句等组成。对于这些基础的语言知识,学生已学过不少,但大多是从单个的语言现象上去理解、掌握它们。因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从更高层次上去分析与引导,让学生明白:没有绝对孤立的句子,句与句之间、句与语言情景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篇好文章必然有一条流畅的思想脉络,一条流畅的思想脉络的形成关键在于正确使用过渡词语。
4.提倡中国传统的语言习得法——背诵
正确处理好以上三点,才摆正了语言知识在教与学中应占的位置。要达到说、写等交际技能的真正提高,还需要语言知识的大量输入,而背诵就是强化语言知识输入的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背诵中可以巩固语法知识、熟记单词、掌握联词成句、联句成篇的能力;可以培养英语的语感,排除母语的干扰,减少错误的发生,从而为各种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背诵并不是新方法,是东方人几千年传下来的治学经验。常言道:“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说明我们学汉语强调背诵的重要性。而西方人反对死记硬背,发展到连歌词、数学公式也不背。随着英语的引入,西方的学习方法也被引进,因而我们对英语背得很少。这其实是一个误区,会导致英语学习走很多弯路。我们提倡的背诵并非死记硬背,真正的记忆必须建立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著名教授许国璋先生能够学贯中西,得益于做学生时英、汉语的背诵。他回忆高中《英美文学入门》课的时候说:“取长篇朗读,三四遍以后易懂之段时读时背……这年大考有一道题,我答得很详细,句子比较顺,句法也有变化,只觉得无心造句,句子自成”(许国璋,P74)。北京四中的英语教学成绩斐然,原因之一就是坚持了好的传统——背诵。他们要求高中阶段背会80篇短文:《新概念英语》第二册,高一背30篇,高二背30篇,高三背20篇。由此可见,背诵无论是作为课堂教学
活动,或是课后作业要求,都应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总之,重视语言基础知识,就是强调老老实实打好基础;提
倡背诵,就是要让中学生继承勤学苦练的优良学风。中学英语教学不能一味地随波逐流、追新求异,或全盘西化、全部否定;而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博采众长、因材施教。

2004. 2.
参考文献:
胡文仲 《英语的教与学》1989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03
《英语周报•高中教师版》2004.1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搜索相关课件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