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考江西卷英语试卷评析
您现在位置: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日常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05年高考江西卷英语试卷评析
(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如果您在下载时出现“找不到网页”的错误提示,则表明你的IE需要设置:打开IE浏览器,点顶上菜单栏中的“工具——Internet选项——高级”,找到“用UTF-8发送URL”这项,把前面的勾去掉。(
观看视频演示
)
试题预览
一、试题总体特征
1. 较好地把握了考试大纲
命题者很好地把握了考试大纲的要求,突出了能力与实际运用的有机结合。在平稳中求发展的思路也显现出来。
2. 难度系数下调
没有偏题、怪题的出现。体现了命题测试的更具科学化的特色。同时下调难度系数,更能体现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更公平竞争原则。
3. 试卷选材得体
很多话题都是学生生活的真实情景或与学生生活有关的情景再现。如听力题中的第一节,基本都是生活中随处可发生的事件,听力材料 6 、 10 篇、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的选材以及书面表达等则更是体现了这一特色。
二、试卷全面分析
1. 听力测试:贴近生活、清晰易懂。
选材的大部分都是或接近学生生活,且清晰易懂;基本都是简单性推理题,复杂性推理题没有。考查的重点在数字、事件、地点、人物、活动等常见题型。
2. 单项选择:语篇突出,知识面广
很好地将“语法和词汇知识”有机地融入语段之中。知识覆盖面广,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这主要体现在单选之中。如 21 题,考查语言交际; 22 题考查情态动词表推测性用法; 23 题交际性习惯搭配; 24 题替代词用法; 25 题定语从句; 26 题习惯搭配; 27 题冠词用法; 28 题动词词组辨析; 29 题结构性用法; 30 题非谓语动词; 31 题分词用法; 32 题副词用法; 33 题宾语从句; 34 题副词辨析; 35 题时态用法。
3. 完形填空
由“我”在 1997 年暑假的生活体验,告诉了考生对待生活和社会的真实感受,从而为学生提供了生活新启示。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考点知识面广。多可根据语篇信息答题。考查的重点还体现在实词为先的特点:如实词测试有:名词: 36 、 43 、 49 、 51 等 4 个;动词 39 、 40 、 41 、 44 、 46 、 54 等 6 个;形容词 37 、 47 等 2 个;副词 45 、 48 、 50 、 53 等 4 个;代词: 55 题、连词: 42 和介词 52 各一个。
4. 阅读理解
选材广泛 , 与学生生活贴近: A 篇人物生活篇。尽管材料较为抽象,但属人物介绍、心理发展等评判特点。 B 篇关于乞丐的讨论:带有评论性、批评性阅读,属较高级别的阅读材料; C 篇说明类的广告材料; D 篇茶园生活、方法推介。 E 篇教育问题中的单性别学校与混合性别学校的特点诠释。
4. 短文改错:
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我”开车的一次经历,虽然其主题离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但给考生们传递了一个发展的现代信息。立意是积极向上的。在“我”的生活中寻找日记体的错误。
5. 书面表达:
具有强烈的现代感,也是中学生非常关心的话题——网上交友。贴近生活,容易下笔。
发表自己看法,有高层次拔高的特点。
三、建议与思路
1. 听力命题是非常成功的。听的测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英语语言中“说”的特色,但未必就该难。
2. 单选题的知识面应更广泛些,但要突出考查重点。
3. 完形填空的命制也是成功的,即多采用记叙类手法,让考生感受生活就在自己身边。或也可选用夹叙夹议的手法以增加其难度系数。
4. 阅读理解选篇思路是正确的,但可有 1-2 篇设题可稍加灵活些,题干可多用些长句以适当增加其难度,使能力强的同学更能够突显。
5. 短文改错:以中学生的视角观测社会是这一题型最大的特点。
6. 书面表达 . 突显学生有话可说的特点,但未必是大的广泛的话题。
如网上交友,这一话题较普遍。可能会出现在各类教辅书上。于是,就未必能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了。
建议:今后多选用些地道的原汁原味的阅读选材,写作材料有话可说但选题太普遍而会导致学生泛说、烂说。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人教版
高考复习
下册
日常专题训练
上一个『
2004高考英语试题重在考查能力整卷分析
』  下一个『
2005年高考英语试题评析与2006年高考备考建议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