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与挑战并存,探究与实干共舞 ——2008年高考应对策略
您现在位置: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日常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机遇与挑战并存,探究与实干共舞 ——2008年高考应对策略
( 译林牛津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如果您在下载时出现“找不到网页”的错误提示,则表明你的IE需要设置:打开IE浏览器,点顶上菜单栏中的“工具——Internet选项——高级”,找到“用UTF-8发送URL”这项,把前面的勾去掉。(
观看视频演示
)
试题预览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过去的一年,我们狠抓高三毕业班常规管理,精心安排复习过程,夯实双基,研究高考,找准抓手,探寻规律,讲求实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7年高考,我校高分段人数再次名列全省第一,取得了高考高分段“八连冠”的佳绩。690分以上2人(省前20名),徐劢同学获得695分的好成绩,列全省第八;680分以上10人,占全省的十四分之一;660分以上55人,650分以上97人;全省前90名我校有8人,全省前1000名我校占二十分之一;600分以上人数,本一、本二上线人数均超历史。尤其是高三(14)班64人参加高考,班均分达664分,创造了江苏高考又一奇迹。
2007年高考已经成为历史,2008年高考正悄悄地走来。回顾过去,丝丝入扣;展望未来,任重道远。2008年高考新方案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抱着从零做起的态度,我们统一思想,轻装上阵,未雨绸缪,从学校领导到各部门,从年级组到老师,从学生到家长,全面动员,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稳定心态,主动勇敢地迎接挑战和机遇。
一、优化队伍,加强信息调研
面对新的高考模式,我们十分重视高三教师的选用、配备、建设。在兼顾高一高二的前提下,尽量举全校之力,精选队伍,并进行优化组合。语数外三门学科尽量配足教师,以保证教师有足够的精力搞好高三教学工作。对于少数留任的上届高三教师,利用开学前的时间强化对他们进行新课程培训,以在思想和方法上都尽快与新课程对接。
高考模式的变化,在实践中研究显得尤其重要。我们要求备课组加强学习和研究,注重新高考信息的“扫描”、分析,认真进行整理分析,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复习,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强化“一个中心,全局联动”意识,年级组、教导处加强监控和调节。引导教师加强信息的收集和研究,要求(1)关注命题原则。(2)关注试卷结构。对语、数、外、选修科目均做到心中有数。(3)关注试卷内容。一轮复习一定要依据课标和教学要求,要着力研究08年《考试说明》。(4)认真研究160分题。(5)密切关注40分附加题的内容和题型。我们要在“新”字上下功夫,新课改、新高考、新要求,要求高考复习必定要用新方法。我们拟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用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来应对新的高考,对以往高考的经验要进行一番“扬弃”,避免用老思路来应对新高考;要瞄准高考的新变化,确定应对的新方法;思考新课程中使用教材的差异和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三维目标相统一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应对裕如。
二、明确目标,注重过程管理
高考方案变化了,我们追求的目标不变。2008年高考,力争语数外高考总分高分人数继续在全省领先;选修两门60%以上的考生达A级,10%的考生达到A+;让更多的考生冲击重点名牌大学。我们要在新的高考模式中创造新的辉煌。
首先加强分层教学的实施,追求“适应性教学”。我们根据学生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物化组合编排了三种层次的班级:集训班(目标是高分段,名牌大学),强化班(重点大学),普通班(确保本一、本二达线率),文科班也分为两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班级提出不同的目标和教学要求。
加强复习计划制定的调控,处理好语数外与两门选修课的关系。要求各备课组制定周密详实的全年复习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忙而不乱,以此带动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全年的复习。同时教师和学生都应明确新高考的竞争首先是语数外三门总分,而选修两门等级又决定了考生达到的层次,因此我们提出要决胜语数外,选修争2A,对基础一般的同学要确保2B。
加强复习方法的指导。(1)重视基础知识复习。这届学生由于新授课教学进度比较快,导致基础较薄弱,而且这几年高考的竞争较重要的也是学生基础知识的竞争,而复习中学生又容易忽视基础知识,因而导致无谓的失分。因此,要根据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布控”,确保基础知识全面过关。(2)着力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能力是关键,教师要深入题目,又要跳出题目,总结归纳提升,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规律,找到抓手。(3)加强短平快型的训练处理。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实战性的训练,精选精练,注重质量。(4)做到啄木鸟式的有效讲评。教师先做统计分析,找出讲评点,再作针对性处理,易错问题、“盲点”问题重点讲,并且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而不是面面俱到。另外,在复习过程中稳打稳扎,切忌浮躁。新高考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容易让人兴奋、浮躁;我们的新课程教学中又存在一些缺失,容易让我们产生焦虑情绪;压力又空前大,容易使复习工作偏离理性,在这种情况下稳打稳扎十分重要。首先要有信心,教有底气,学有志气,不要因新高考增加了选择性,多了几个不确定因素就紧张起来,慌忙应对。其次要稳扎稳打,要比以往更加做好一轮复习,适当放慢进程过好基础关,力求把以往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加以解决和修补。
三、调整教学,采取有效策略
针对新的高考方案,高三教学工作必须做出调整,各学科要拿出具体应对措施 。一要调整复习思路,转变原有“夯实每一科,争取每一分”的教学策略,五门学科应有所侧重,教学要求也必须有明确的区别。二要调整课时,增加语数外的课时 ,适当减少选修课课时。三要调整评价方式,语数外按分数评价,选修按等级评价。课时调整后要研究如何增效,比如语文,如果把增加的课时全部用来上课,效益不一定高,数学、外语也各有特点。另一方面要认真改造教辅资料,使之发挥重要作用。针对学科特点,各学科要分别拿出对策。
语文:要用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来适应新高考 。江苏省2008年高考方案的确定,这意味着语文教育对于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其精神与新课程标准是一致的。课堂教学中,应坚持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辩证统一,不能让课堂教学缺少明确的目标,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自由讨论,要提倡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强调基础的原则,运用的原则,积累的原则,强化基础,提高能力。
数学:新高考是对数学学科的挑战 。2008年高考方案中的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突出了语、数、外的地位。从历年高考情况看,数学在语数外3门中最难,数学又是3门当中区分度最大的学科,必须强化数学教学。 要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知识,注重方法和运用,要强化训练且训练有效。
英语:面对新高考,英语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文化意识,将英语文化和本土文化内涵渗透到外语课堂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英语运用的能力,尤其是运用英语获取各种信息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和训练中要做到与时俱进,特别是阅读理解文章要体裁多样,要有时代气息。
四、科学指导,追求高效复习
我们追求务实创新的有效课堂,复习工作从我校实际出发,追求实效,采取的措施要落实到位。师生都必须清楚每个复习阶段的复习目标,要有明确的针对性。教导处做好复习过程中的调控,进度适当放慢一些,避免“二次夹生”;一轮复习控制难度,不可在偏、难、怪题上做文章;调控好训练的题量,训练要有针对性,实效性,把精力用在典型试题的分析上。要充分尊重学生复习中的自主权,满足学生复习的需求,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的思维以广阔的空间,要从根本上克服一味大量布置习题,满堂灌、缺乏针对性、不讲教学效益的问题。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要优化。注意典型系统的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参与与体验,让学生学会建模,教会学生解决一类问题的格式化套路和规范的解题模型。(2)教学方法要优化。注重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特别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每堂课要有总结归纳,注意当堂反馈,敏感地捕捉问题,矫正纠错抓关节点。(3)训练的目的要明确。教什么,练什么,同步配套,认真过关,坚决反对教与练脱节。要精选题目,及时训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错。总之,为了全面提高应考能力,增强对高考的适应性,我们大力抓基础,抓重点,抓专题,抓方法,抓思维,抓习惯,抓情感,抓心理,抓全体,抓尖子,力争“多、快、好、省”,打造高效的复习高地。
新高考,新挑战,新机遇。我们除了勇敢地应对,别无选择。我们相信,谁勇于开拓,走在前面,谁就能获得成功。跨进这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一轮高考复习,我们对明年充满信心。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译林牛津版
高考复习
下册
日常专题训练
上一个『
实施新课改,努力攀新高——关于2008年新高考的一些思考江苏省如皋中学
』  下一个『
继承传统 创新思路 努力夺取新辉煌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