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新高考 探索新管理 追求新突破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
您现在位置: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日常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应对新高考 探索新管理 追求新突破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
( 译林牛津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如果您在下载时出现“找不到网页”的错误提示,则表明你的IE需要设置:打开IE浏览器,点顶上菜单栏中的“工具——Internet选项——高级”,找到“用UTF-8发送URL”这项,把前面的勾去掉。(
观看视频演示
)
试题预览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我们大家共同在一种期待与惶恐中迎来了2008年江苏新高考序幕的拉开,为了捍卫南通教育的荣誉与尊严,我们在市教研室的牵头下,聚集于此,共同探讨与交流对2008年江苏高考新方案的思考与对策,这是南通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对此,我首先要表达对市教研室的感谢,今天的这个交流平台,对我们而言,是一种雪中送炭;对南通教育而言,它很有可能是一种锦上添花。从内心讲,对高考新方案的解读,我们还觉得心中不是很踏实;对高考新方案的应对之策,我们还觉得做得不是很坚决。所以讲,今天的大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今天的会议交流,我们今后应对高考新方案的行动将会更加明确、更加坚定、更加有力。我们也更有理由相信,明年南通的高考也必将领先江苏、叫响全国。
会前市教研室的领导交给我们一个会议交流发言的任务,这是对我们过去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我们今后工作的鞭策。近年来,作为一所在南通,乃至全省小有名气的后起重点中学,我们全校上下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共谋发展,克服生源中优秀生、尖子生比例低的困难,迎难而上,自我加压,负重奋进,确保这几年的学校高考成绩一直能够高位走强,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认同与赞誉。面对高考新方案,高考的重新洗牌已是势在必行,我们能否保持荣誉,能否像过去那样“后来居上”,社会各界都在拭目以待,我们自己也在积极思考应对之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唯有运筹帷幄,才能决胜千里。下面我就我们学校应对2008年江苏高考新方案的思考与做法向各位作一个汇报,由于时间问题,我的汇报仅就教师与教学两方面的管理而言。
一、提前介入,初见成效
2008年江苏高考新方案的出台,距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为了能够顺利地对接2008年的新高考,我们跟兄弟学校一样,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就有了一定的思考与做法。在安排高二年级的教师时,我们就突出了语数外的地位,所有的班主任都由语数外老师担任。我们认为,高考计分为这三科,在高二阶段,是这三科夯实基础,拓展视域的时候,对于部分学生而言,也是可能出现分化的关键时期,因此由语数外老师担任班主任,使师生双方有更多的接触机会,老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对语数外三科学习的情况,对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的调整,进而不会对高三的学习埋下隐患,造成欠债。对于必修学科,我们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明确目标,有效达成”的指导思想,强化课堂讲学练,力求课后低投入,从而使高考学科与学业水平测试学科的时间分配比较为合理。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这样的安排,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成效,在上半年的期末考试中,我们高二年级的语数外成绩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二、强化队伍,管理出彩
回顾我校这几年的高考历程,我们有一些比较深刻的体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管理出效益。在高三的管理中,我们始终认为,在学生的学习达到一定的水平的时候,成绩的好坏,分数的高低,不再由知识的多寡而决定,而是受制于个人的意志、个性、心理、情绪、习惯等一些非智力因素,尤其在高三的后期,表现得尤为明显。高考成功的班级后面一定有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在实践中我们始终坚信一个班主任也就是一个班级道理。高效的班级管理是班级持续发展并走强的基础与前提,在08届高三建制之始,我们特别重视高三班主任的选任,由于选修学科考试时间的调整,给我们在高三年级班主任的选任上留出了空间,在08届高三组建中,我们较大力度的调整了班主任队伍,把一些专业教学效果突出、班级管理经验丰富、学生思想工作耐心细致的选修学科的教师充实到高三班主任队伍里,这些教师有王寿兵、陈霞、杨淑琴、吴国华等,从现在的人员组成看,08届高三班主任队伍是近年来我校高三班主任队伍最强的一届,他们中有全国优秀教师、省优秀班主任、南通市师德标兵、通州市高三十佳教师等。
班级日记管理是我们这几年高考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经验。班级日记由班级同学轮流记载,它的内容涉及班级的各个方面,可以讲是五花八门,事无巨细,无所不包。班级日记是班级生存状态的晴雨表,通过它,教师不仅及时了解了班级情况,调整管理的思路与策略,更重要的是它沟通了师生双方,缩短了师生的心灵距离,和谐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班级日记管理在新课程中有更加巨大的效益空间。
三、革新课堂,轻负高效
新高考,新要求;新方案,新思路。08年高考,新就新在考的是新课程内容,既然是新课程内容,显然老的课堂教学就会与之不相适应。根据实施新课程两年的教学实践,为提高08届高三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强课堂教学对08高考的指导性,我们对08届高三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明确的要求:
1、触发思考,有意记忆
《心理学》告诉我们,“有意记忆”才能事半功倍,而思考是开启有意记忆的钥匙。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明确要求教师加大出发学生思考的力度,引发学生有意记忆,做到当堂学的知识当堂就能记住,而不必等到课后再花费时间记忆。相反,学生在课堂上精神涣散,缺乏兴奋,思维迟钝,学的知识只能是稍纵即逝,头脑中不会留下印象。
2、关注全体,人人进步
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在课堂上,我们要求教师对所有学生既一视同仁,又区别对待。思维快的重在点拨,思维慢的重在“拔高”。根据问题难易分别提问不同对象,使他们都有成就感。
3、突出重点,灵活高效
课堂教学无重点,胡子眉毛一把抓,教师讲得乏味,学生听得厌倦,这是课堂教学的大忌。我们要求高三教师在课堂上注重精讲多练,灵活变动,既依据教案安排讲授,又不拘泥于教案,根据学生听课、答题、练习等的反应,随时作出调整,使讲授的内容更针对学生的实际,更切合学生的口味,更适合学生发展的要求。
4、教给方法,持续发展
“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重要职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我们要求教师对此要有高度的重视。因为,唯有如此,学生才能从容地应对新高考。课堂上依据课本讲授知识时,更要注重讲授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走进考场,仍能活学活用。
5、有张有弛,深浅适度
课堂教学我们要求教师做到生动活泼,必须张弛有度、节奏鲜明;内容必须既有新鲜感,又不脱离原有知识基础。我们要求教师上课做到,安排合理,有张有弛,跌宕起伏,时时把学生的心给“抓”住,把学生是眼球牢牢给吸引住,确保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加强学习,提高教能
在新课程改革与08高考新方案面前,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新手”,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使用,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沿用。因此,教师能否在新课程教学中应对自如,能否在08新高考中胜人一筹,改善与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08高考的新情况与新特点,我们在08届高三教师的培训中已经做了,或者将要做好以下几件工作:
1、外出培训:在今年的暑假中,我们积极获取有关信息,加强对外联络,选派了大部分的08届高三教师参加了省市县组织的各类新课程培训和新高考培训,同时我们也有针对性选派了一些教师参加了江苏有关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通过培训,教师视域拓宽了、思维开阔了、做法丰富了、思想明确了。
2、会课切磋:在假期中,我们分两次组织了08高三教师的岗前校本培训,培训分学科进行,第一阶段主要集中进行有关新课程内容与高考新方案的学习讨论,每学科由1~2名教师主讲,其他教师撰写学习心得与体会,并进行组内交流发言。第二阶段分学科进行会课,由学科组讨论确定2~3个课题,每个课题安排不少于3名教师进行上课,课后学科组围绕新课程与新高考要求展开评课讨论。新课程中的合作探究、资源共享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它更是对教师的要求,整体的力量总是远远大于部分的力量,在历届高三的管理中,我们一直致力于学科组与年级组的建设,并保证它们的正常而高效的运转。08年的高考中,这项工作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3、历练感悟:有句古诗说“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得来终觉浅”。08江苏新高考,它会新在哪儿,在老模式基础上,会有怎样的变化,这个谜团也只有在明年的高考后才会解开。但是,在此前我们却不能坐等观望,对此,我们的做法是主动研究与外引内化相结合。在校本培训中,我们要求每一位高三教师制作一份适合新课程要求,切合新课程内容,有别于老高考模式的试卷;同时,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利用各种资源与渠道收集省内及全国课改试验区的一些具有探索性的试卷。在上述基础上,学校再制作各学科的测试试卷,这些试卷先由教师来考,通过这样的下水训练,教师会提高研究高考变化的自觉性、主动性与针对性,对08高考可能出现的变化会有更为切实的思考。
五、分包盯人,提升整体
作为一所重点中学,无庸讳言,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为高校输送合格的生源,所以,在高考管理中,我们始终关注所有的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然而,现实与愿望总是存在着或大或小的距离,在我们这样的学校要做到人人升学,人人升入自己理想的大学,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学生家庭背景的差异、个性心理的差异、兴趣爱好的差异、学习基础的差异等的客观存在,使我们这类学校的学生学业成绩显得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表现为学科间不均衡发展,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与对待的话,这些问题就会成为制约班级发展的瓶颈。为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分包盯人”的做法。具体的就是要求每一位教师关注学科中前五名与后十名的学生,对前五名的学生要求一周集中辅导一次,对后十名的学生要求一周集中辅导两次,对这十五名学生要求该教师每月谈话一次,教师要分期中和期末两次向学校教务处书面汇报“盯人”情况。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高考是一项专业性与时代性极强的系统工程,高考年年有,年年不一样,真可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高考面前,我们永远是一名学生,所以讲,上述的交流发言难免挂一漏万,恳请各位赐教。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译林牛津版
高考复习
下册
日常专题训练
上一个『
励精图治勇作潮头教改先锋求真务实争创一流办学业绩海安曲塘中学
』  下一个『
淮安市2008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调查测试 英语试卷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