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广东省普通高考英语科总结会讲稿
您现在位置: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日常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07年广东省普通高考英语科总结会讲稿
( 新课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如果您在下载时出现“找不到网页”的错误提示,则表明你的IE需要设置:打开IE浏览器,点顶上菜单栏中的“工具——Internet选项——高级”,找到“用UTF-8发送URL”这项,把前面的勾去掉。(
观看视频演示
)
试题预览
2007年是广东省高中实施新课程标准之后的第一年高考(以下简称新高考),新高考的改革与实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改革力度最大的考试科目之一,英语科的高考进行了哪些改革?它的命题思路是什么?它为中学英语教学带来哪些的反拨作用?
一、新高考的改革内容
1.2007年试卷相比2006年在题型题量方面有所调整。其中听力部分的题型和题量没有变化;语言知识与应用部分原来的“单项选择”15道题被删除,增加了“语法填空”题型(共10道题),“完形填空”的题量由20题减少为10道题;阅读部分“阅读理解”的题量由20题减少为15道题,阅读部分新增加“信息匹配”题型(共5道题);写作部分取消了“短文改错”题型,新增加了“基础写作”题型和“读写任务型写作”题型。
2.2007年试卷相比2006年在各题型赋分方面有所调整,听力部分的分值由30分提高至35分;语言知识运用部分由45分减少至35分;阅读部分的分值不变,仍为40分;写作部分由35分提高至40分。
3.2007年英语科词汇的掌握要求由约2500词增加至约3500词。
4.2007年英语科考试设置了加考内容,加考内容为英语口语,采用计算机口语考试,考生可自由报考。口语考试成绩以A、B、C、D、E五个等级的形式呈现,不计入高考总分,提供给高校作为录取参考。考生根据报考专业的需要自主选择是否参加英语口语考试。
二、新高考的改革方针:体现新课标精神,客观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2007年广东省高考英语科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较大幅度地改革了试卷结构及考核目标。改革思路是:通过理解与表达任务测试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改革后的试卷结构及考核目标综述如下:
题序 题 型 题量 赋分 考核目标
I
听力 第一节:听力理解 15 30 考查学生通过“听”的渠道获得具体信息及推测判断能力
第二节:听取信息 5 5 考查学生通过“听”的渠道获取信息及作简短听力笔记的能力
II
语言知识及应用
第一节:完形填空
10
20 考查学生在篇章层面综合运用逻辑判断手段进行词义辨析和搭配的能力;重点考查实词用法
第二节:语法填空
10
15 着重在语篇层面考查学生的语法分析能力,强调语法知识在实际语言中的正确使用。重点考查语法词汇
III
阅读 第一节:阅读理解 15 30 着重考查学生在阅读一般性书面英语的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二节:信息匹配
5
10 考查学生能否有选择、有效地使用参考资源,是对学生阅读策略的考查。侧重考查学生的略读和找读能力。文段以应用文为主。
IV
写作
第一节:基础写作
1
15 侧重考查学生最基本的写作技能:组词造句和连句成篇。“基础写作”所要表达的信息已经全部给出,学生不需要再发挥。
第二节:读写任务 1 25 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作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施后的第一届高考,2007年的英语试题从以下几方面体现新考纲所渗透的课标新理念:
1) 在语篇中考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2) 在应用中考查语言的综合能力;
3) 提供学生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4) 注重语言与情感文化等因素的融和。
三、新高考的命题思路:真实性、思想性和科学性
2007年高考英语试题充分体现了“真实性、思想性和科学性”命题原则:
真实性:情景真实,语言规范,通过篇章层面提供真实的语境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思想性:选材广泛,内容新颖,重视跨文化教育,旨在促进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具备多元文化的包容性。语篇选材渗透着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气息,使试卷最大程度地反映学生在不同情景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科学性:考点明确,分布合理,难度适中。为了最大程度区分不同水平的学生,大部分试题属中等难度的题目,也包括一些易题和难题,呈现多梯度的难度分布,以期区分各类水平的学生,在试题排列和答题卡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方便学生答题。在干扰项的编排上,注重干扰项的同源性。
2007年高考英语试题的真实性、思想性和科学性具体描述如下:
听力延续了往年的命题思路:重点考查学生的主旨和细节信息的识别与理解,适当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但今年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素材情景真实、贴近生活、话题丰富,要求学生具有比较丰富的话题心理图式和话题词汇,能够听懂口语文体的听力材料(比如交谈中有重复、纠正和插入等语言特征)。听力选择题的干扰方式主要包括了语音辨析、形似词辨析、语境联想及信息理解错误等。
完形填空是一道综合性的测试题。将其定位在语言知识及应用部分,不仅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重点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完形填空的选材重点考虑文段词句之间在形式上是否具有粘连性,在语义上是否具有连贯性。今年的完形填空体现了这种选材原则和考点设置:选择了一篇科普性文章,设题10道(全部是实义词),在语篇层面上考查学生的用词水平、篇章衔接与连贯分析能力。
语法填空是广东省自行设计的一种新题型,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主要的创新点在于:(1)在语篇层面上考查语言知识,符合新课标倡导的语言学习理念;(2)试题设计采用了填空方式,而不是单项选择,真正激活了学生的语言知识及应用能力,对中学英语教学有较好的反拨作用;(3)考试内容不仅涉及句子的语法结构,还包括构词法、篇章连贯和意义对句子结构的制约作用(比如:代词的指称涉及到篇章的连贯等),符合语言真实性的要求,让学生在更加真实的语境中应用自己的语言知识。
阅读理解作为一种传统题型,在选材方面延续了广东省一贯的多样性、跨文化性和新颖性的特点。但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阅读理解试题有两大明显的变化:(1)阅读篇幅较往年的长,每篇阅读文章通常在300-400词之间;(2)阅读理解与信息匹配区分开,这两道试题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阅读目的:前者是为了篇章信息内容的理解,而后者则是应用文信息的获取。它们要求学生具有不同的阅读技能:阅读理解重点考查学生的一般阅读技能,信息匹配则侧重考查学生略读和跳读能力。
基础写作是基于原来“书面表达”题型而发展的,它限定使用5个句子表达所提供的全部信息内容。基础写作题的设计思想是:使用正确的语言结构表达合适的信息内容是英语写作的基础。今年的基础写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1. 主题新颖,贴近学生生活:今年的主题是“谁是你心中的偶像”,这是每位中学生都曾思考的问题,也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2. 题意清晰,明确考试意图:今年的基础写作要求学生根据调查数据,写一篇分析报告,而不是简单地描述数据,但报告内容在[写作内容]中作出了明确的提示,引导学生使用合适的句型结构表达相关的信息内容,这正是基础写作的设计思想;
3. 命题创新,有利学生发挥:今年的基础写作在信息的提供方式与写作内容的要求方面有一定的创新,避免了中学备考中流行的模拟试题的套路,目的是把“训练效应”降低到最小的程度,真正促进学生发挥出自己的语言能力;
4. 范文规范,保证评分信度:今年除了和往年一样提供范文外,还根据评分标准和今年试题的具体要求,编写了详细、具体的“评分说明”,对试题的命题思想、考点要求及评分注意事项作出了明晰的说明,为基础写作的评分提供了具有操作性的指导。
读写任务是广东省高考英语引进的新题型之一,它要求学生阅读一篇短文,然后完成两项任务:使用约30词概括要点;使用约120词写一篇与阅读主题相关的短文。读写任务是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语言能力的题型,体现了现代语言学习理念: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培养和提高听、说、读、写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今年的读写任务体现了“语境生活化、任务真实性、行为个性化”的设计思想:
1.语境生活化:今年读写任务的情景是学生(扮演Ari)在父亲50岁生日时,看到了他18年前在Ari出生时写给他的一封信,Ari准备以写信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感恩并祝贺他生日快乐。父子情是每个学生现实生活中都有过的经历,这样生活化的情景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都有自己的话要说,较好地激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2. 任务真实性:今年读写任务要求学生阅读完父亲的信之后,给父亲写
一封信:首先以约30个词概括父亲在他信中对你的期望;并以约120个词表达你对父亲的感恩。以信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感恩不仅具有任务的真实性,而且还蕴藏深刻的情感价值观。
3. 行为个性化:考试中的读写任务设计旨在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阅读和写
作能力,并根据学生的测试行为(语言产出)区分他们之间的能力差异。所以考试行为个性化,即:每个学生在完成读写任务时都可能有不同的表现,是读写任务设计的一个重要标准之一。今年的读写任务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比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而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历,因此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际的语言水平完成这项读写任务,产出具有较好区分度的英语作文。
四、新高考的反拨作用:解读新考纲,明确高中英语教学的方向
2007年高考英语试题是对新考纲作出的科学与客观的解读,期望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学的英语教学起到积极的反拨作用:
1.词汇教学的语境化。词汇是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中学师生最畏难的一个教学环节。2007年高考英语试题取消了传统的单项填空,过渡到通过语篇层面测试语言知识。这是高考英语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其中也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词汇作为语言的基石,一定要在实际的语境中通过听、说、读、写综合运用方式掌握词汇的用法、意义和搭配,提高词汇学习的有效性。
2. 突出产出性语言的地位。随着计算机口语考试的铺开和笔试部分主观性
试题的增加,特别是写作部分由传统的书面表达向开放程度较高的新高考写作(基础写作和读写任务)过渡,而且赋分提高到40分,产出性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现。中学英语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模块1—5的必修教材部分完成基础写作的训练,在模块6—8的选修教材部分完成读写任务的训练。应用听力材料训练学生的口头英语表达能力。
3. 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双基”训练。整份试卷都渗透了对
基础知识和基本语言技能的考查。中学英语教学要夯实语法基础、构建完整的语法知识网络,并在阅读和写作中得到实际的应用。
4. 新高考增加了主观题比重,更加注重考查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中学应该树立正确的备考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避免简单的题海战术。
2007-12-8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新课标版
高考复习
下册
日常专题训练
上一个『
必修1各单元单词(短语)检测Unit 1 Friendship
』  下一个『
Unit 1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