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对学生集中训练,希望通过训练,能提高学生的听力 三、侧重专项训练 专项训练,旨在进一步巩固语法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具体分为语法专项和读写专项。 1、语法专项训练 础语法乃是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绝妙的办法。我们在四月份侧重基础语法的复习,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将安排15个课时,九个专题,侧重复习:①动词(即词组和短语比较、时态、语态,情态、语气和非谓语);②三大主从复合句(即名词性从句、副词性从句、形容词性从句)③特殊句式或结构(即独立主格结构、主谓语一致、并列句、反意问句、倒装句、省略句和强调句等),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努力促使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有效结合与应用。 2、读写专项训练 要把好学生的英语词汇、语法、句型结构这些语言关,还要对一些非语言知识的因素加以指导,努力提高学生在阅读时的逻辑推理能力、猜测能力、概括能力和写作能力,并要达到如下要求: 1)完形填空题 不是单纯测试考生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能力,而是综合考查学生的词汇知识、阅读能力以及运用逻辑推理、常识、情理、上下文等进行灵活推断的能力,也一直被认为是高考英语中难度最大、综合性最强、语言素质要求最高的题型。众所周知,用大量做完形填空题的方法备考效果并不明显。学生要加强词汇知识的学习、比较、对比、提高阅读能力,同时应想办法提高推测能力。 2)阅读理解题 近年来,高考试题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要求高,难度大。阅读是学习英语必须掌握的技能,而阅读理解题是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主要形式,体裁多样,内容广泛,指导学生应根据文章的精神,作者的意图加以判断,不能将自己的主观臆断强加于作者头上,同时加强深层理解。在阅读的方面,要根据高考的要求注意选材,应选择不同体裁如记叙文、描述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以及不同题材如科普知识、人物传记、历史文化、新闻报道等时效性较强而且学生感兴趣、难易度与高考相近的文章,让学生限时阅读。因为学生在限时阅读时,精力集中,思维积极,理解效果好,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总之,做阅读理解时,学生应从整体上或者说从宏观上把握一篇文章的脉络,一定要明确每一段的大意,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析语篇结构、找准获得语言信息的切入点,从关键词中找出语篇内容、主旨、观点和作者的行文思路及意图。这是做阅读理解获得高分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具体措施:①首先要认真学好教材,教材是语言学习的载体。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典名篇,完全抛开教材去做完形、阅读试题是好高鹭远的做法。教师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学好课文,多背诵一些文章或段落。英语的语感会自然形成。②要提高阅读能力,每天必须保证至少1篇完形和4篇阅读。每次做题都必须做到泛读与精读相结合。首先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做题(即限时训练),对完答案后再精读文章,力争从每篇文中学到一点新的东西。③完形和阅读训练题的难度一定要把握好。即材料难度要与高考材料的难度一致,材料太难或太易都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要求学生统一做的完形和阅读理解题,教师要先做。 3)完成句子是去年开始的新题型,得分率较低。我们认为加强训练新题型应回归课本。新题型是考生本来应非常熟悉的题型,它来自于教材中的练习题。因此,夯实课本是关键,我们要求学生一定要紧扣课本,熟记字、词(词组)、句(句型)(words,expressions and sentences)。在去年的试卷中,还有些题目的选材直接来自于人教社最新版的高中英语教材,以大纲和教材为本,注重选材的公平性。如第30题的题干就是来自于教材中的原句(Water can absorb and give off a lot of heat without big changes in temperature, thus creating a stable environment.)高考的这种引领作用使得教学的重要性凸显,引导教学脱离“题海”、回归大纲,重视课本。但我们有些学生是不太愿意记课本上的知识或原题,导致送分题却得不到。我们今年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大此类题型的训练力度。 4)书面表达 要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必须多读优秀的范文,大脑中一定要有足够的语言储备; 学生平时一定要关注高考书面表达第四、第五档次文章的要求,弄清什么样的文章才是高分作文; 教师尽快把经典的作文训练材料;英语写作高频句式等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多看、多记,让他们弄清各种体裁、题材的文章该怎样去写,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等。书面表达题我们打算一星期一次。写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合理的指导,对学生有明确的要求:①繁简适度②有闪光点,要有较高级词汇和较复杂语言结构③层次分明,承上启下④细读提示,写全要点④书面干净、整齐、规范。教师也要遵循“粗批,快改,及时发”的原则。否则,失去了时间意义,效果就不大了。同时在进行这些专题复习时,我们还将将历届(或近五年)的高考题按专题进行归类、分析和研究,找出其特点和规律,然后制定应试对策。在对各专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时要尽可能从各个侧面去展开,要分析透彻,要真正把握其命题特征和规律。 综合训练,除了学校和年级安排的考试以外,原则上一周一次,主要以查漏补缺的专项训练为主。在出综合练习时,要注意收集各地的高考信息和模拟试题,经过全体备课组老师的精选精编,努力提高质量和针对性,克服试题多、滥的毛病,确保练习的效果。评讲试卷要突出重点,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五月中下旬,我们将适当调低练习题的难度,放慢做题的节奏,逐步回归课本和考纲中的基础知识。这时要适时开展综合运用训练,加强实战演练,积累临场经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强化应试技能,最终提高应试能力。 总之,在最后几个月的时间内,只要我们进一步夯实基础,搞好单项运用和综合运用训练,相信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