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2008年高考英语试题[北京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日常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专家点评2008年高考英语试题[北京卷](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如果您在下载时出现“找不到网页”的错误提示,则表明你的IE需要设置:打开IE浏览器,点顶上菜单栏中的“工具——Internet选项——高级”,找到“用UTF-8发送URL”这项,把前面的勾去掉。(观看视频演示)
试题预览
听力 
我们先对07和08两年的听力考试做个简单对比: 
1. 07年的听力考试的总时长是20分45秒,08年的总时长是21分27秒,比去年多了42秒。   
2. 朗读者依然是:Paul Demman(男)和Alexandra Ireland(女),Paul是伦敦人,曾经在BBC有过播音工作的经历。Alexandra从小在伯明翰长大,也接受过专业的播音训练,《新东方高考英语听力》这本书的所有联系都是这两人朗读的。 
3. 从北京开始单独命题以来第二节就是6段对话和独白(全国和地方为5段)。07只有一段独白,出现在第二节的最后一篇,问了三个问题。08年有两段独白,出现在第二节的第三篇和第四篇,总共问了5个问题。 
4. 数字听力题07年考了两道,短对话一道,长对话一道,都是计算类的。08年北京卷考了三道数字听力题,短对话同样只考了一道,长对话两道,三道题目中一道是计算类的,两道是辨识类的。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08年北京卷的听力考试题目: 
先看5道短对话,短对话中依旧关注细节信息,不需要理解。第二题接受/拒绝对方邀请和第三题的数字计算和在新东方高考特训的听力课上都做过专题讲解,只要不出现设备意外和重大情绪变化,这5道题对学生没有任何挑战。还是在课上我经常强调的一点:“短对话第一听信息,尤其关注第二个人的回应,第二听语气,即使重要信息漏了,通过态度把握也能推出正确答案。” 
再来关注一下第二节的6篇材料。比去年强多了,实用性明显加强。第一篇数字听力还是老套路,给了N多干扰信息,至少出现了10个数字信息。数字题就是出现的东西越多题目越简单,不会再去绕弯了,直接对号入座。“重要的信息必然会被重复。”本对话中的两个考点在听力原文中均有一次重复。再次提醒以后参加高考听力的同学关于数字题目的十字箴言“要点笔录,把握运算关系”。 
第二段长对话出的有学问啊,刚刚听完一堆数字头昏脑胀的,人性化的命题组老师赶紧让大家轻松一下。本段对话从命题角度来说是功能性的,主要起到调整考试节奏,稳定考生状态的作用。今年高考不送礼,送礼只有这两题! 
第三段独白是高考听力的经典题型了,路况信息+天气预报。什么是经典题型?就是老题型,常考的题型,这类独白单是全国卷和北京卷里就考过4次。既然是常考题型,就必须认真准备。《新东方高考特训听力分册》的独白部分收录了三道这种类型的训练题,命题思路一模一样。 
“路况信息和天气预报”怎么听?新闻的导语(第一句话)帮你确认这类题型。关注以下三点:1. 熟悉各类天气状况的描述“fine, foggy, heavy rain, clear, storm”等等 
2. 要都是“一路畅通(clear)”也就没题可出了,注意出现交通拥堵(traffic jam或者busy)的三种原因:修路( road repair),坏天气和高峰时间(rush hour) 
3. 这类题经常考到时间数字,请大家关注提到的具体时间和公路的编号。 
第四段是小故事。今年的小故事依然是内容简单,逻辑清晰,题干和选项比较长。我经常给学生讲“听力考试一半考听,一半考读”,快速阅读能力对于听力考试至关重要。高考给出的时间还算充裕,以后碰到的其他考试可没有每道题5秒钟读题了,所以在读听力选项时,请大家注意两点: 
1. 读关键词,名词,代词,形容词是重点。 
2. 做纵向比较,只看差异之处,相同信息不读。 
第五段对话请注意对话的第一题问了主旨,BUT之后内容是重点,相信大家不会选错,实在不行听语气也能听出来,就不再赘述了。 
总体来说,命题依然遵循“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08年北京卷的英语听力考试在考试难度上和以往相比没有变化,甚至在短对话部分的朗读语速要低于往年。考察的重点依然围绕重点信息的捕捉,时间数字,把握说话者的态度这几个大方向展开。但是在稳定中我们看到北京卷听力部分的“与时俱进”,希望好的变化能够坚持下去,能够通过“高考指挥棒”真正提高中学听力口语的教学水平,从而真正让学生受益。 
完形填空 
今年的完形填空没有标题,比较出乎意料,北京卷的优良传统就这么被废掉了,命题组应该好好反省一下。为啥不加标题?能想到的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文章本来就没标题且命题组编不出来…… 
所以看到这么一篇没有标题的文章,我的心里也是有点紧张的,难道今年北京卷改风格了?但是往下一看,踏实了……果然不出所料,文章回到了以往北京卷的路数上,即先坏后好先抑后扬起承转合明显的一塌糊涂看开头就能猜到结尾……亲爱的学生们,你们读到这文章的第二个单词“I”,有没有想到陶大白老师曾经和你们说过第一人称文章一定会出现态度由负转正呢?想到这一点,你就成功了一半。 
文章开头说“我进入伯克利的时候,希望得到奖学金”,用屁股也能想出来丫肯定不能痛痛快快的拿到……再往后看,“我一直是个‘Staight-A’学生”,记不记得陶大白老师曾经和你们说过看见单词都认得就是不知道什么意思的时候用直译的方法?一直A不就是一直得A么。到此为止首句信息完毕,大家一起来猜内容:我想拿奖学金——一定不会顺利拿到——我一直成绩优秀——那后来成绩必然差了——文章不可能以我成绩变差自暴自弃成为社会渣子而结尾——成绩必然变好——我拿到了奖学金——为什么呢——要不然就是自己努力了,要不就是老师发挥了作用。这一套思路是咱课上反复演练过的,各位应该还有印象吧。 
陶大白老师早就断言,考虑到奥运加和谐社会等诸多因素,今年的完形填空必然会回到一个正常的轨道上来,讲述亲情友情师生情以及自我提升方面的东西,绝不可能出现类似去年找校长发动同学恢复舞会之类的情节。看到真题,果不其然! 
题目 
I believed I could __36__ tough subjects and really learn something. 
36 A. take B. discuss C. cover D. get 
此题考察上课讲过一百多遍的连续动作。后面一个动作是learn,学到东西之前得干什么?当然是上课了……于是B、D两个选项讨论和获得直接浮云。也许有人会在C选项上流连忘返,但是咱上课强调过二选一的时候挑最熟悉的吧。take和cover哪个熟?一目了然。 
I was extremely interested in the ideas he __37__ in class. 
37 A. sought B. presented C. exchanged D. obtained 
看见A选项我那叫一个激动啊……2006年全国I卷第一句话第十个单词就是sought,当时特别强调了是seek的过去式或过去分词,还记得不?C选项是咱们在2005年北京卷讲“我们互相接吻”那句话的时候提到的,提醒大家注意英语写作用物体作主语,还记得不?此题考查成分相关,老师怎么着想法?当然是提出了,B选项在讲2001年全国卷的prehistoric的时候曾经当作记忆pre-前缀的例子特别提过,名词礼物动词提出,还记得不? 
When I took the first exam, I was __38__ to find a 77, C-plus, on my test paper, __39__ English was my best subject. 
38 A. shocked B. worried C. scared D. anxious 
39 A. but B. so C. for D. or 
另外一个强调了一百多遍的感情色彩终于出现啦。由C+的成绩判断作者这里一定是负态度,而四个选项全是负态度……于是成分相关,我看到成绩不好的时候的心理感受是什么?A选项在2005年北京卷和2004年全国II卷中全部出现过且课上全部讲过,甚至在2000年全国卷最后父亲脸色的变化那道题中讲pale为什么不对的时候也讲过,再不认识说不过去啦!B选项和D选项提过的次数更多,多到我自己都嫌烦,一个体现身份差异一个与wait相关,这里哪个都没有,直接废掉。至于C选项惊恐万状,一笑了之。注意,咱们强调过无数次的考点paper又出现了,今次是试卷的意思…… 
39题是文章中唯一一道连词题,而这几个连词也太没技术含量了吧……根据上下文逻辑B和D选项直接排除。A选项也许会糊弄一拨学生,但是只要把“虽然……但是……”都加上,一目了然。but后面是重要信息讲听力的时候强调了n遍,这句话作者是想强调我英语学的好么?当然不是,作者想强调的是自己看到答案的心理落差。至于逗号加for表“因为”替换because的写作手法和“因为、所以”两个连词在选项中一起出现时要注意等玩意儿咱们课上提过多少次,我自己都懒的想了,自己回忆一下吧,1998年全国卷37题。 
I went to Professor Jayne, who listened to my arguments but remained __40__. 
40 A. unchanged B. unpleasant C. unfriendly D. unmoved 
remain这个动词在讲1996年全国卷第31题时特别强调过,果然考了……至于这几个选项,咱们来分析一下吧:B和C两个选项一个不愉快一个不友好,是不是一回事应不应该同义必同错你们自己说。剩下A和D两个选项,高亮老师和陶大白老师强调过一万回“change是不能选的”,你们只要听了,答案D选项“不为所动”就出来了。也许有人会问,下面不是有change的明确提示吗?好,老师保持不改变,但问题是老师本来就不会变。那是什么不改变?当然是成绩,所以应该是my score remained unchanged。 
I decided to try harder, although I didn't know what that __41__ because school had always been easy for me. 
41 A. reflected B. meant C. improved D. affected 
凭良心说话,这道题算是难题,meant这个词虽然曾经在讲1999年全国卷35题时提过,但是没有特别强调其“意味着”的用法,因为……太基本了。其实继续把握不熟悉的不选这一原则把A和D选项排除,剩下B和C两个选项应该不难选出正确答案。不过错就错了,反正我们又不追求全对…… 
Again, I __42__ with Professor Jayne. 
42 A. quarreled B. reasoned C. bargained D. chatted 
C和D是完全不靠谱选项,看了就应该排除。这次我又没考好,我可能去和老师讨价还价或闲聊么?A选项非常具有迷惑性,出题者居心险恶,但是陶大白老师在课上特别讲过argue、quarrel、fight、struggle和conflict的区别。看没看见40题前面的arguments?记不记得我在讲2006年全国I卷第一段倒数第二个单词quarrelsome时说过quarrel是负态度?学生能对老师做不好的事么?答案B选项通过排除法选出。 
Again, he listened patiently but wouldn't change his __43__. 
43 A. attitude B. mind C. plan D. view 
这选项中的词除了mind以外还真没怎么讲过,可是这都是赤裸裸的初中词汇吧……也许有人选A选项,但是“避免受到中文思维的影响”这句话陶大白老师在五一冲刺班上说过四遍。“老师不改变他的态度”听起来挺舒服。但是联想一下后面我终于得了好成绩,照这么说老师的态度变好了,难道老师原来的态度是坏的么?发现中英文思维的差异了没?改变的是想法mind,而不是态度,老师对我严格要求的态度是自始至终没变的。此外,mind这个词我们在讲1998年全国卷第27题时曾经特别作为扩展知识提到过。最后,attitude和view这俩词能不能算作同义必同错,陶大白老师还在琢磨。 
One more test before the final exam. One more __44__ to improve my grade. 
44 A. choice B. step C. chance D. measure 
A、C、D三个选项在讲1996年全国卷的时候全部分析过,这96年完形果然是神一般的存在啊,不枉陶大白老师一篇文章讲仨小时。只要是机会chance或opportunity必然和某个动作有直接关系,这话还记得不?measure是衡量测量计算的意思,96年完形第二个单词,还记得不?而根据两句话的句式结构,我们要选择一个能和test对应的词,名词找重复还记得不?于是排除A和B选项。高亮老师曾经指出,选择choose和choice永远不对,这话陶大白老师没敢和你们说,看来还是高亮老师最高。一起喊:高亮老师万岁! 
So I redoubled my efforts and, for the first time, __45__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horough. 
45 A. memorized B. considered C. accepted D. learned 
用成分相关来解决,非常简单的一道题。作者是真的记住了thorough这个词的含义么?作者是在仔细考虑这个词的含义么?作者是接受了这个词的含义么?答案当然是D选项,一个在完形填空里见过百八十回的词。 
But my __46__ did no good and everything __47__ as before. 
46 A. ambition B. confidence C. effort D. method 
47 A. staye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考复习 下册 日常专题训练


上一个『2008年英语高考单项填空分类整理(缺上海)』  下一个『2008年浙江省高考英语卷讲解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