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展望


您现在位置: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日常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回顾.展望( 新课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如果您在下载时出现“找不到网页”的错误提示,则表明你的IE需要设置:打开IE浏览器,点顶上菜单栏中的“工具——Internet选项——高级”,找到“用UTF-8发送URL”这项,把前面的勾去掉。(观看视频演示)
试题预览
2010年浙江高考英语试题继续坚持英语高考改革的总体方向,体现了“稳中有变”的原则。选材生活化、时代化,重视语言的工具性,更加突出语言的思想性。整份试卷在考查各项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更侧重考查考生对篇章的整体理解能力、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考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试题特点
1、单选重点突出,注重基础
单项填空考查内容分布表
冠词 名词 代词 动词 动词词组 情态动词 形容词 固定词组 副词 非谓语动词 时态 复合句 虚拟语气 交际
2 16 14 4 12    17 6 7,18 11,
9 8,
20 5,15 3,9, 10 1
13
单项选择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强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关注新增词汇,如solution,accurate,ridiculous等。考查项目均为大纲中所列的语法项目,并注重基本语法和词汇的运用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浙江卷的单项填空一如既往的突出语用、语境,较好地将语法和词汇知识有机地融入语境中,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试题在“淡化”语法的同时注重情景性和交际性;在考查考生对语言知识掌握的同时,注重对考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
今后考生在复习备考的时候,更要注重的是运用,而不是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脱离上下文来学习语法是费时低效的方法,是学不好语言的。
2、完形立足语篇,注重综合 
完形填空是一篇记叙文,选材主题鲜明,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考点知识面广,立足语篇,通过上下文暗示原则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主要讲述作者12岁时,由于家庭贫困没有圣诞礼物,但三个有爱心的女子为他们家赠送了礼物。作者长大后,也把这种爱心传递给了有需要的孩子们。本文歌颂了互相关爱的人性之美,将情感教育完美的融入文章。我想这也是以后完形填空的发展趋势。
完形填空词性考点分布图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代词 副词 连词 介词
4 8 2  2   2 1 1
从词性角度分析,完形填空的重点是实词,其中名词和动词所占比例又相对较高。 虚词考察虽少,但大多较为灵活比如通过连词考察考生对句子衔接的把握。根据分布可以看出,2010年高考命题在词性考察的平衡性上有所调整,争取覆盖所有词性,以体现考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词汇量的扩充是攻克完形填空的第一关。语篇层面的题目逐年递增,2010年的考察尤其突出这点。对于四个选项,如果孤立地看对应挖空的句子,或许都能满足句子的要求,即使个别小题中四个备选答案的词类有不相同者,其语法功能也往往是一样的。考生只有结合上下文语境才能选择出正确答案。
3、阅读题材多样,贴近生活
阅读理解由五个语篇和一则任务型阅读组成,涉及情感故事、科普文章、生活经历等,阅读量大,难度略高于去年。文章内涵有一定的深度,语言地道,陌生词汇不太多,问题和选项的设计总体来说比较直接明了,在考查猜测词义、理解主题思想、理解文章细节、做出判断、进行推理等阅读的技能外,还考查了对语篇的结构理解。其中任务型阅读注重考查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是我们浙江卷中的特色。它为考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生活场景,在语境中综合考查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改错基于基础,难度适中
短文改错题总体难度适中。短文讲述母亲的“餐馆奇遇”, 有一定的情节。考查要点涉及动词时态、非谓语动词、冠词、代词、形容词、连词等。命题思路基于学生平时常见错误。
5、写作半开放,贴近生活
书面表达延续了以往浙江卷“半开放”的风格,以班级“每周之星”为背景,要求考生写一篇100~120个词的短文。该话题贴近学生校园生活,让学生有话可写,也有适当的发挥空间。
二、2011年高考复习策略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语感。纵观整份试卷,它注重语言知识在特定语境中的运用,题干文字简洁,语境清楚、真实,设问符合语言交际命题原则,既体现了语言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较好地考查了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下考生的语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覆盖了考生中学阶段所学的方方面面并贯穿在整个试卷中。语言基本功扎实与否关系到考生能否得到较理想的分数,试题突出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英语能力中的基础地位。因此,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对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抓好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觉。
2、阅读训练,贯彻高中教学的始终。俗话说“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理解部分是高考试卷的重头戏,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应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虽然高考中的阅读材料绝对不可能是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或与之相似的材料,但考题中需要应用的技能却是相似的,都是对文章、对一些细节性情节的理解。所谓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通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自如地运用各种策略,阅读效率才能得到真正提高。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以考试题型为指导,设计一些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其能在考试中发挥更好的水平。教师可以每课时抽出10分钟进行快速阅读训练。选用150个词左右、难度适中的短文,再加5-10个理解检测题,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迅速读完全文,完成阅读理解题。然后,检查阅读速度和理解准确率,进行辅导讲评。
高三时,整日的复习课会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所以,教师在处理模块8或9时,可以针对每篇Reading,着重训练一种阅读技巧。教师要精心备好每一堂课,在课堂上教师应设法加大师生双边活动量,有的放矢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语篇整体感知能力的训练,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记忆、分析、对比、判断和综合能力;要广泛开展课外泛读活动,鼓励学生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多读一些关于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科普小品、地理知识等的文章。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对语言知识不超纲且语篇结构复杂,隐含意思较多或寓意深刻的文章要通过分析让学生熟悉设题思路和掌握解题技巧。
从今年的英语试卷看,今后的高中英语教学应该更关注语篇,扩大词汇量。阅读教学中仅仅有语言和词汇教学是不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在这个过程中,选择适合学生又具有一定的可读性、欣赏性和思想性的语言材料,认真解读教学材料,研究阅读教学的根本问题等就显得更加重要。总之,泛读和精读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词汇量,增加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对阅读能力提高大有裨益。
3、扩展视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和文化是一个整体,语言置根于文化,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以及任务型阅读的选材让我们体会到语言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文化背景的支撑很难能够完全理解句子,理解文章。我们纵观近年来的高考材料的来源,人文素材的文章分量越来越重。从长远看, 词汇和复杂的长句只是阻碍阅读的最表层的障碍, 真正造成学生阅读理解停滞不前、无法领会文章精髓的是对目标语所承载的文化的缺失。英语阅读材料中让英美人士笑得前仰后合的笑话在中国学生看来毫无可笑之处就是最典型的例证。因此, 在英语课堂中向学生传授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阅读材料的真谛, 更培养了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都非常重视语言的工具性。事实上,教师要重视选取反映学生实际生活、现代科技等语言材料,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人文的角度组织课堂教学,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具有教育性。
2010年的高考已经成为历史,留给我们的应该是不断的思考。高考指挥棒在告诉学生和老师,能力是重中之重。在要求学生掌握考纲中所要求的基本词汇、句型和基础语法,落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教师应坚持通过语境和语篇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学会体验语境,使学生掌握的语法规则和语言知识内化为语言意识、提升为语用能力,在语篇中理解和灵活运用,做到能以不变应万变。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新课标版 高考复习 下册 日常专题训练


上一个『高考英语一轮重点复习(人教新课标』  下一个『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英语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