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预览
稳中求变 变中求全 近两年,镇江市中考英语试题兼有初中毕业生水平测试和高一级学校选拔招生考试的双重功能。2008年镇江市中考英语试题既体现考试的基础性和稳定性,又体现新课改精神,加强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命题根据《课标》的五级目标确定测试目标,遵循导向性、科学性、教育性、发展性等原则,把握试题的效度、信度,体现考试的选拔功能。 一、 试题整体特色(2008年中考英语试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 评价观念新,注重重点、主干知识的考查,突出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能力的考查,加大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力度。 ② 选材新颖,题材、体裁丰富多样,既涉及社会现状,又扣紧学生的生活实际。 ③ 试卷题型结构趋于简约,更具综合性,增加了主观题分值,扩大了主观题的开放程度。 ④ 试卷难易适中,难度系数0.65-0.7,实际监测结果是0.69。知识涵盖面广,双基并重,突出能力,分散难点,有一定梯度,没有难、偏、怪题。
2、单项选择 单项选择题遵循将知识的运用与语境密切相连这一命题原则,通常体现为在句子的层面上进行测试。所涉及的知识覆盖面比较广,基本囊括了初中英语基础语法项目中的词法、句法和日常交际用语。主要考查对代词、动词时态语态、动词短语、非谓语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复合句、宾语从句、状语从句以及日常交际用语等项目的运用能力。如第23题: Be careful! The traffic light is red. You mustn’t go the street now. A. in B. along C. on D. across 该题并非单纯考查动词与介词的搭配,go along/ across the street 语法上讲都是可以的,放在本题的语境中只能填across,所以选D。部分题目“多考点合一”,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难度。如第27题:—Please don’t leave the room until your homework . —OK. A. will be finished B. is finished C. finishes D. will finish 既糅合了until从句的时态,又考查了被动语态的用法。第35题:—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 —Sorry, I’m new here. A. where is the railway station B. how can I get to the railway station C. where the railway station was D. which bus I shall take to the railway station 考查了宾语从句的语序和时态搭配。近年来单项选择题有越来越情景化的趋势,这也要求考生必须认真分析每一个小题所提供的语言环境,然后在综合前后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选择,试题的第25、28、34小题就属此列。 3、完形填空 试卷中的完形填空题是关于青少年在成长中对自身的认知,它在一篇语意完整的短文中有目的地挖出一些空白,造成信息链的中断,让考生在重新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参照上下文提供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判断。考点主要设在词语搭配、惯用法和逻辑推理能力上,试题设计遵循了“实词为主,虚词为辅,突出词汇语境化”的原则。实词中偏重于对动词和名词的考查,同时兼顾对形容词、副词以及其他词类的考查。试题考查以情景意义选择为主,尽量避免了纯语法性的选择,突出“词汇语境化”的特点。 4、阅读理解 新课标把阅读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2008中考试题阅读理解取材广泛,文章内容包括奥运会欢迎辞、自行车被偷后的感慨、全优学生的学习方法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事物,在真实生活语境中应用英语、解决问题。同时对文章的理解不只停留在细节和字面意义上,还考查学生猜测词义、分析推断概括的能力。 任务型阅读题,它是新课标下的新题型,有点接近国外的阅读理解考试题型和雅思考试的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是一种开放性的题型。这份试卷设置两篇任务型阅读,抗震救灾献血、捐款和对使用电子工具记忆的社会调查,每篇5分,共10分,这样的比例较为合理。第81题,信息为:The researchers (调查者) spent two weeks polling (调查) 4,000 people for the magazine named Puzzler Brain Trainer. Here are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题目为:The survey took about half a 81 .该题不能在所给信息中直接找到答案,而要通过two weeks进行信息加工,得出about half a month结果。第83题,信息为: Old people Can remember more than three birthdays Young people Can’t remember three birthdays 题目为:Young people can remember 83 birthdays than old people because they always use their phones to remember them. 通过old people 和young people 所能记住的生日数设置考点,考查学生对重点语法项目fewer / less than的灵活运用。 该类题型今后的发展方向会更加开放,题目设置为回答问题,翻译文中句子,列要点,画流程图等。 5、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主要考查新课标规定的写作内容。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进行信息沟通,再现生活经历的能力。提供情景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画、图表、提纲等,字数在80个单词左右,对字数要求有增大的趋势。2008中考试题设置了半开放型的写作,要学生写一写同窗三年的好朋友Tom,这个题目就很贴近学生生活,而且学生也有话可说。还有一个原因是表格中呈现部分词语提示,为学生理清了写作思路。文章最后要求学生针对Tom的不足,提出不少于两点建议,这就更增加了学生发挥的余地。在改卷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基本上能用提示词语表达较为完整的意思,达到了80词的要求,所以这种半开放型的书面表达形式还是比较成功的。 四、各项题得分率情况介绍 我们在批阅市区2008年中考英语试卷时作了抽样,根据抽样统计得到各大题得分率,见下表: 项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得分率 83.8 69.2 64.9 69.1 63.7 51.5 50.4 53.9
第一项中的8、10、13、15、17、18题的得分率不理想; 第二项中的25、26、27、25题的得分率不到50%; 第三项中的38、40、41题的得分率不到50%; 第四项中的51、54题的得分率略高于50%; 第五项中的59、62、63、64题的得分率不到60%,其中64题的得分率在40%左右; 第六项中有一半的题得分率较低,其中67题55.9%,70题41.8%,73题20.7%,74题24.3%, 75题54.1%; 第七项中有7题的得分率在60%以下,其中79、80、81题的得分率不到50%,82题34.1%,83题25.2%,85题21.6%; 第八项的书面表达得分率为53.9%,满分15分的作文,平均得分8分左右,未达到及格成绩的9分。 五、教学建议 两极分化现象较为明显,低分较多,不少学生对词汇拼写及解题技巧掌握不够好,没有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分析判断能力较为薄弱。听力难度较低因而得分较高,短文填空和任务型阅读得分最低。如:第61题. —How many rooms are there in this building? —There are _____ (九十). 这样的常见四会单词拼写错误率却极高。短文填空第74题We have every confidence in Beijing Olympic Games. It is our delight to welcome all guests in Beijing in the coming A 74 . 因学生分析能力和时事知识的欠缺造成答案五花八门,失分较多。第80题,实际是一道寻找信息题,非常简单,能从表格中直接找到答案,但不少学生答题时没有注意 “每空填一词”的题目要求,造成为数不少学生的失分。我们尤其要关注的是:任务型阅读题型。由于平时训练较少或是缺少分析指导,学生答题不得要领,第二篇任务型阅读失分严重,满分率极低。 因此教学中应巩固优势,重视薄弱,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1、新课改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语言知识,更要掌握学习方法;要注意营造英语环境,重视锻炼英语思维,把握命题导向,以培养学生自身的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为目标。 2、培养阅读能力一直是语言学科重要的课程目标。通过阅读,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英语词汇和语言知识,增强语感,提高语言学习的水平,更可以获得信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考命题中,阅读理解也是作为体现区分度的项目之一。因此,应当多关注语篇学习,掌握阅读技巧,在不同的情景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进而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3、通过对近两年各地中考试题的分析,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尤其是书面表达方面,还不能正确使用所学语法、词汇和句型,有效地组织句子。因此,英语课堂上要做到既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写的技能训练,由易到难,掌握技巧,努力培养写作兴趣。 4、情感态度影响语言的学习。积极向上的情感有助于学生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克服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因此,在学习活动中要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勤于思考,善于和老师沟通,与同学交流,从而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效减少两极分化。